全球第四大车企重启中国市场!

之前听人说斯特兰蒂斯在中国市场快“隐身”了,绵还真去翻了翻数据,发现2024年它全球卖了542万辆车,可中国市场占比居然不到3%,这对比它在欧洲接近20%、北美15%的份额,像在华市场没打开门似的。

不过这几个月,风向好像变了:新CEO菲洛萨上台后,先是7月带着十多个核心高管飞武汉,又跟东风闭门会谈,还敲定了数十亿欧元的投资,这架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全球第四大车企是要“重启”中国市场了。

全球第四大车企重启中国市场!-有驾

有人觉得,不就是外资车企又来中国找合作嘛,没什么新鲜的?

绵倒不这么想。

要知道,斯特兰蒂斯前几年可不是这态度,前任CEO唐唯实搞“轻资产”,对神龙汽车不管不顾,2023年神龙销量直接下滑35.81%,市场份额跌破1%,连武汉工厂的土地都卖给东风了。

现在突然转变策略,绵猜测,背后肯定是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吸引力”和它自身的“危机感”在推着走。

先说“吸引力”,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都快40%了,什么概念?

就是每卖10辆车,有4辆是新能源。

而且中国本土品牌在三电技术、智能化上的进步,连老外都得服。

就说东风,岚图的纯电车型续航能到700公里以上,猛士的越野电动平台更是能支撑重型SUV,这些技术要是放在以前,外资车企根本不会正眼瞧,现在倒好,斯特兰蒂斯主动上门要合作,这算不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全球第四大车企重启中国市场!-有驾

再说斯特兰蒂斯的“危机感”。

绵翻了它2024年的财报,净利润55亿欧元,比2023年的186亿欧元下降了70%,这跌幅可不是小打小闹。

欧洲市场上,它的标致、雪铁龙被比亚迪、蔚来抢了不少份额;

北美市场更惨,Jeep的销量一年跌了14.3%,库存堆了一大堆。

要是再放弃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它“全球第四”的位置恐怕都坐不稳了。

全球第四大车企重启中国市场!-有驾

话说回来,这次合作跟以前的合资可不一样。

以前外资车企来中国,都是带着发动机、变速箱技术,中方负责出市场、建工厂,说白了就是“市场换技术”。

现在呢?

双方说好,标致、雪铁龙只负责造型设计和底盘调校,这是法系车的老本行,没毛病;

但智能化、电动化这些核心领域,全由东风主导,岚图的三电系统、智能座舱都要装到新车型上。

绵认为,这才是最关键的:中国车企不再是只出市场,而是开始输出技术了,这话语权的转变,比合作本身更有意义。

有人可能会问,东风为什么愿意跟斯特兰蒂斯合作?难道不怕技术被“学走”?

绵觉得,这担心有点多余。

举个栗子,要是Jeep用了猛士的电动越野技术,以后卖到欧洲不就等于东风的技术跟着出海了?

这比自己建工厂、打品牌,可能还省劲。

还有个细节绵得提提,神龙汽车的武汉工厂在斯特兰蒂斯全球52家工厂里,制造质量排名第一。

以前这工厂没单子,现在好了,双方计划投入重金升级,以后不光生产中国市场的车,还可能出口到全球。

绵算了算,要是新车开发周期真能压缩到18个月,比原来的3-4年快了一半还多,这速度就能跟上中国新势力了:蔚来、小鹏都是差不多18个月出一款新车,这样神龙汽车才能抢回市场节奏,不然光靠老车型,根本打不过比亚迪宋、吉利银河这些对手。

不过绵也得说句实在的,重启中国市场不是光靠投资和技术合作就能成的,斯特兰蒂斯还有不少坎要过。

比如品牌认知度,现在中国消费者买新能源车,首先想到的是比亚迪、理想,提到标致、雪铁龙,可能还停留在燃油车时代;

再比如渠道,神龙汽车的4S店这些年关了不少,要重新建渠道、做用户运营,都得花时间和钱。

还有,双方的磨合也是个问题:法方习惯了慢节奏的开发,中方要的是快速响应市场,这两种思路能不能拧到一起,还得看后续的执行。

话说回来,斯特兰蒂斯的调整,其实也反映了全球车企在中国市场的一个新趋势:以前是外资带着技术来“教”中国车企,现在是中国车企带着技术跟外资“合作”。

不光是斯特兰蒂斯,之前大众跟小鹏合作,宝马跟长城合资,都是这个路子。

绵认为,这不是偶然,而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实力提升的必然结果:我们有全球最大的市场,有成熟的三电技术,还有快速迭代的智能化能力,外资车企要是不跟上这个节奏,就只能被淘汰。

还有个点绵觉得挺有意思,就是Jeep的电动化。

据小道消息,斯特兰蒂斯想让Jeep用猛士的技术做电动越野车。

懂的都懂,Jeep的越野口碑一直不错,但电动化这块一直没跟上,要是真能用上猛士的电机和电控,它的电动越野车型说不定能火一把。

不过绵也得提醒一句,合作归合作,东风可没忘了发展自主品牌。

岚图要上市,猛士要拓展海外市场,这些都是东风的重点。

所以这次跟斯特兰蒂斯合作,更像是“借力打力”:既能用外资的品牌和渠道,又能把自己的技术推出去,还不耽误自己的自主品牌发展,这算盘打得可真够精的。

说实话,绵刚开始还担心法系车在中国要凉了,毕竟2023年神龙销量跌得太惨,身边不少人都觉得标致、雪铁龙要退出中国了。

没想到这才一年,斯特兰蒂斯就带着真金白银回来,又是注资又是技术合作,这转变确实有点让人意外。

但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蛋糕太大了,谁都不想错过,而且中国车企的技术实力也让外资不得不重视,这就是“实力说话”的道理。

最后绵想说,斯特兰蒂斯重启中国市场,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件好事。

多一个玩家,市场竞争就更激烈,车企就会拿出更好的产品、更实惠的价格。

比如以后能买到用东风三电技术的标致、雪铁龙,还有电动化的Jeep,这选择不就更多了嘛。

声明:

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