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国乘用车市场整体销量为183.7万辆,其中轿车销量为84.1万辆,同比增长6.4%,环比下降11.4%。在轿车销量前十排行榜中,吉利星愿以4.42万辆的销量连续四个月蝉联冠军,成为市场焦点。比亚迪秦PLUS和五菱宏光MINIEV分别以3.12万辆和2.73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二和第三。东风日产轩逸以2.63万辆的销量重回前五,成为唯一销量正增长的燃油轿车,其销量增长主要得益于减配降价策略。比亚迪秦L、小米SU7、上汽-大众朗逸、比亚迪海鸥、比亚迪海豹06和广汽丰田凯美瑞分别位列第五至第十。值得注意的是,小米SU7因产能分配问题销量有所下滑,而五菱宏光MINIEV则通过推出联名纪念版实现了销量增长。整体来看,新能源车型在榜单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燃油车仍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
2025年7月的轿车销量榜单出炉,吉利星愿再次以4.42万辆的成绩稳坐冠军宝座,连续四个月领跑市场。这款车在比比亚迪海鸥价格更高的情况下,销量依然遥遥领先,可见其产品力确实不容小觑。比亚迪秦PLUS和五菱宏光MINIEV分别以3.12万辆和2.73万辆的销量紧随其后,成为榜单中的第二和第三名。
东风日产轩逸的表现也值得一提,它以2.63万辆的销量重回前五,成为唯一销量正增长的燃油轿车。轩逸的销量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减配降价策略。7月初,轩逸经典版在减掉备胎后,推出了6.68万元的限时价格,这一举措显然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不过,这种“减配降价”的做法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为了应对市场竞争的无奈之举,也有人觉得这是在牺牲用户体验来换取销量。
比亚迪秦L以2.50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五,虽然比上个月有所下滑,但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市场热度。小米SU7则以2.44万辆的销量排在第六,不过由于产能分配问题,其销量有所下滑。上汽-大众朗逸以2.31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七,今年仍未进入过前五,表现略显平淡。
比亚迪海鸥以2.29万辆的销量排在第八,虽然销量有所下降,但其累计销量在7月已经超过100万辆,距离上市仅过去了27个月,这一成绩依然值得称道。比亚迪海豹06以2.16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九,广汽丰田凯美瑞则以1.77万辆的销量连续三个月排在第十。
五菱宏光MINIEV的表现也值得一提,它以2.73万辆的销量重回季军位置,成为榜单中为数不多销量正增长的车型之一。五菱在7月为宏光MINIEV推出了与熊出没联名的五周年纪念版,这一举措显然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
整体来看,新能源车型在榜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燃油车仍有一定的市场空间。轩逸的销量增长表明,燃油车在价格和配置上做出调整后,依然能够吸引消费者。不过,随着新能源车型的不断崛起,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受到挤压。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车企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有的通过减配降价来吸引消费者,有的则通过推出联名款或纪念版来提升品牌热度。无论是哪种策略,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车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燃油车,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就是好车。毕竟,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比的。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车企们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保持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车,才是最重要的。
车市如战场,唯有实力者方能笑到最后。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