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8万元起售的2026款腾势N9,上市首月订单突破8000辆。 这款车被贴上“科技安全旗舰”的标签,引发两极讨论:有人夸其刀片电池2.0让续航突破700公里。
也有人质疑八合一电驱不过是营销包装。当传统豪华品牌还在依赖品牌溢价时,腾势N9试图用数据重新定义豪华SUV的价值标准。
从电池到电驱的技术突围
刀片电池2.0的能量密度从140Wh/kg提升至161Wh/kg,让CLTC纯电续航达到230公里(插混版)或800公里以上(纯电版)。
实际测试中,高速巡航的续航折扣率约为75%,仍能保证500公里以上的实际里程。 对比丰田汉兰达混动115公里的纯电续航,腾势N9的续航能力直接碾压同级燃油竞品。
八合一电驱系统的集成度比老款六合一提升30%,综合效率达95.3%。 这套系统让车辆零百加速达到3.9秒(插混版),同时通过E-CVT无级变速箱实现动力输出的线性平顺,城市拥堵路况下几乎无顿挫感。
高集成度也带来潜在问题:维修成本可能更高,单一部件故障会影响整体系统。
极端场景下的性能验证
腾势N9以210公里/小时的速度通过鱼钩测试,三次打破安全世界纪录。其“易三方”平台整合三电机独立驱动和后轮转向技术,在高速爆胎时0.3秒内完成动力分配。
暴风侧吹场景下也能保持车身稳定。 云辇-A空气悬挂配合路面预瞄2.0系统,可提前识别减速带并调整悬架阻尼,过滤90%颠簸。
操控调校明显偏向舒适取向。 激烈驾驶时侧倾略显明显,支撑性不如追求运动性能的车型。 最小转弯半径4.65米让这款长度超5.2米的大车具备小车般的灵活性,狭窄路口调头时优势突出。
实用与短板的平衡
DiLink 5.0系统支持0.5秒响应的语音控制和连续对话,车机生态不如新势力丰富,第三方应用数量偏少。 高配车型配备17.3英寸吸顶屏和零重力座椅,副驾支持18向电动调节。 全车31个传感器(含激光雷达)支持L2+级辅助驾驶,实际能力接近L3级。
定眩防晕车系统通过联动底盘、动力和座舱,减少乘车时的眩晕感,已获中汽中心和空军医学中心认证。 不过,部分用户反馈雨雾天辅助驾驶稳定性有待提升,官方计划通过OTA升级优化算法。
性价比与品牌溢价的博弈
与理想L9相比,腾势N9的纯电续航更长(理想L9为增程式,纯电续航较短),且年保养成本低约800元。 理想L9的奶爸口碑和售后服务成熟度更占优势。
面对问界M9,腾势N9在华为鸿蒙生态面前显得智能化表现中规中矩,但问界M9价格逼近60万,性价比略逊一筹。
保值率方面,腾势N9预计一年保值率在72%-75%之间,低于汉兰达的80%,高于多数新能源车型。 品牌溢价仍是腾势的软肋,尤其对比奔驰GLE等传统豪华品牌。
为技术买单还是为品牌妥协?
腾势N9的用户画像清晰:35-45岁家庭用户,注重空间和实用型科技。 六座布局下第三排膝部空间留有两拳余量,NAPPA真皮座椅和50英寸AR-HUD构成豪华体验。
选择这款车的人,本质上是在技术升级与品牌认知之间做权衡。 当一款车能提供3.9秒加速、1330公里综合续航,仍需面对“比亚迪高端化”的质疑时,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参数而非logo付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