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视频让整个汽车圈炸锅了,理想汽车发布会上,2吨多的全新纯电SUV理想i8,竟然把8吨重的乘龙大卡车撞得后轮离地、驾驶室前倾,自己却“钢筋铁骨”纹丝不动?卡车身上的“乘龙”二字清晰可见,网友炸了:物理定律被颠覆了?还是卡车驾驶室没“锁门”?
一场三方大戏正式开演:理想急忙甩锅“第三方干的”,卡车厂家乘龙(东风柳汽)怒发律师函喊侵权,而操刀这次魔幻碰撞的权威机构——中国汽研,紧闭大门,只留下一句“正在研究”。真相究竟藏在哪个实验室里?
7月29日,理想汽车新宠i8的发布会高潮迭起,但让所有人最瞠目结舌的,不是炫酷的屏幕,也不是老板的金句,而是一段碰撞测试视频。画面里,理想i8 SUV如离弦之箭,以高达100公里每小时的相对速度,狠狠怼向一辆绿色涂装的钢铁巨兽——8吨级重型卡车。
结果?堪称魔幻。庞大的卡车仿佛被巨大的力量“掀”了一下,后轮瞬间离地悬空,整个驾驶室猛地向前倾覆,场面犹如特技大片。而另一边,作为碰撞“发起者”的理想i8,官方宣传文案赫然写着:A柱、B柱、C柱、门梁这些关键结构统统“无变形”!发布会现场惊叹声连连,但视频飞速流传到网络上,画风突变,无数问号砸向屏幕。
问题首先集中在最直观的物理规律上。“我是文科生我都懵了,2吨多的SUV能把8吨重的卡车撞成这样?能量守恒被理想吃了吗?”类似质疑铺天盖地。更大的风暴眼,则聚焦在卡车车身上那醒目的“乘龙”Logo和“中国汽研超级碰撞”字样上。眼尖的网友立刻认出,这是东风柳汽旗下知名的商用车品牌——乘龙卡车。
刹那间,围观群众挤爆了乘龙卡车的官方社交媒体评论区。“乘龙卡车的质量原来就这么‘轻盈’吗?”“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今天看清楚了!”“建议查一下测试时卡车驾驶室是不是没锁牢?”各种辛辣调侃甚至质疑卡车安全性的言论刷屏,对商用车最看重的“可靠、安全”口碑无疑是沉重一击。
眼看舆论开始失控,理想汽车率先做出反应,7月31日,他们通过媒体喊话,语气很坚决:这个测试,绝对真实模拟了用户实际会车可能发生的恐怖场景。但关键点在于,理想火速划清界限——所有测试流程,从场地、设备,到那台成为众矢之的的乘龙卡车,都由中国汽研(即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全权操办,车辆甚至是在市场上随机购买的。潜台词很清晰:锅不是我的,你们去找专业的第三方!
理想的话音刚落,东风柳汽(乘龙卡车的母公司)的“律师函警告”接踵而至。当天下午,一份措辞严厉的官方声明出炉,直指核心:理想发布会上播放的这个碰撞视频,以及它引发的海啸般的讨论,已经对乘龙卡车的品牌形象和商业信誉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性质严重,已构成侵权,且涉嫌违法!公司绝不姑息,已经火速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调查评估,而且板上钉钉地写明: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这愤怒与决绝跃然纸上。
作为碰撞测试的操刀者,也是三方中唯一的技术权威机构,中国汽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舆论漩涡。这家背景显赫的上市国企,其证券部工作人员曾向媒体透露过一丝底气:视频中遭受猛烈撞击的乘龙卡车,是一辆崭新的车,整个测试过程“滴水不漏”,严格遵循所有相关规定和标准,绝不存在人为调节车辆参数这种猫腻。
然而,随着风波越卷越大,中国汽研的态度似乎变得异常谨慎。8月1日,当极目新闻记者驱车来到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金渝大道9号的中国汽研总部时,只能从外部观察到车辆进出的繁忙景象。面对记者的探访,该公司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的回应相当简短且官方:关于理想和乘龙这场牵扯极大的测试风波,“公司内部正在研究当中”,具体情况得找品牌部。
记者随后辗转联系到自称是中国汽研品牌部门的工作人员,得到的依旧是那句“正在处理当中”的太极推手。不甘心的记者又拨通了中国汽研证券部门的电话,试图追问更多细节,证券部工作人员的答复更加模糊:正在努力向具体负责测试的业务部门了解情况。权威机构的发声,此刻被重重迷雾包裹。
这场源自一场碰撞测试的风波,在短短数日内迅速燎原。一方是急于自证安全却“不慎”拉踩了友商的新势力车企,一方是品牌形象遭受无妄之灾、怒而维权的传统商用车巨头,而夹在中间的,是那个以公信力为基石、本应最权威中立的国家级检测机构。
每一个细节——两吨SUV掀翻八吨卡车的物理疑云、乘龙卡车驾驶室锁止与否的罗生门、理想“甩锅”第三方是否有据、乘龙维权之路能否成功,以及最关键的中国汽研那沉默的“正在研究”背后藏着怎样的结论——都在重重地敲击着公众的神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