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街上随便抓一个路人,跟他说:“有一款纯电轿车上市预售起步价不到7.4万,还是大厂,上汽名爵,最高还能跑530公里。”——估计十有八九的反应是:“真的假的?你别骗我了!”
这一年,坊间“电车卷价格”的段子,比饭圈的瓜还密——大家都在心虚地瞄着钱包,勉强笑着说:早晚轮到我。
但这次,全新MG4亮相直接拿出7.38万的预售门槛,先不管你是不是铁粉,光是这数字摆出来,市场就炸了锅。
还没真正上市,订单已破两万,先行者500台更是被“秒杀”,4分36秒猝不及防,抢一辆好像抢iPhone新机,一车难求的气氛拉满,是不是有点“反向焦虑”的意思?
你要说“这钱花得值吗?” 先捋捋这车到底给了啥。
很多人觉得,纯电轿车,万元级的价格,外观顶多就是“差不多能过”,也不要求你惊艳,就是别太土气。
但MG4的造型确实有点“心机”。
它那前脸采用封闭格栅,棱角分明,远远瞅过去还有点“钢铁侠”的风骨。
大灯组烟熏+透镜+折线日行灯,有种“睁开眼就是要干大事”的气场——谁说便宜车就不能有点锐利感?
车身侧面也是费了些心思,屋顶有弧度,腰线是分段的,不走常规直线,显着圆润带点流线,这种处理让车身有一种“收紧肌肉”的即视感。
轮毂用五辐花瓣拼出来,挺新鲜,就是不知道冬天容易不容易积灰。
侧裙和轮眉上的筋线,有点像健身房铁粉的腹肌纹理,不是猛男,也能凑个身材。
尾部造型又是一波操作。
有小型扰流板,刹车灯设置得很高,尾灯组形状宽广还熏黑处理,而且是贯穿式——这就显着气势,拉宽了后屁股,镜头一扫还挺霸气。
鸭尾设计,车尾多了点层次感——像是小型跑车那种“小翘”,给点速度的小幻想。
底部的多边形牌照框,配上黑色饰板,两侧还安排了雾灯,细节处没有糊弄。
咱说,这一整套外观下来,用“廉价感”形容,怕是要被打脸——说不上高级,但至少看着不掉价,甚至比隔壁不少“老气横秋”的低价电车好看多了。
各路车评人也是直呼“有点意思”:“运动气质挂得稳,年轻人都能接受。”
当然这都还是皮毛,真要问“用着咋样”,还得看坐进车里的感觉。
进到车里,MG4主打“简洁+科技”。
方向盘是双幅式,平底的,看起来手感还行,完全不是那种“巨型炮面”风格。
仪表盘用液晶,悬浮式中控屏,也有电子怀挡——后面没拉杆的,好像很高级。
操作台有储物槽、杯架,还有无线充电面板,细节想到你了,不怕你手机没电。
更有意思的是,屏幕尺寸给你选,10.25英寸起步,甚至到15.6寸,分辨率还有2.5K,追剧打游戏不在话下。
骁龙8155芯片属于智能车机里的“天花板”,连次低配都安排上了,这就有点“让利”了。
还有MG跟OPPO的互联,感觉买这车还送你一个“智能车载系统”,科技气息不输那些动辄18万的高端款。
该有的标配也没落下。
胎压显示、自动驻车、上坡辅助、倒车雷达、倒车影像、自动LED大灯;后排座椅支持整体放倒,空间用得更灵活。
热泵空调,后排出风口这些,当下电车的“必需品”,没有谁拿出来讲大书特书,但你不配还真有点“掉份”,MG4没忘。
动力这块,MG4搭载120kW电机,最大扭矩250N·m,这参数搁在同级别电车里,哪个是它对手还真得聊聊。
最关键,是两种电池组可选:42.8kWh和53.95kWh——续航分别能跑437公里和530公里。
问身边的老司机,大家都说“500公里纯电,短途出行足够,长途也不怕。”
当然啦,这官方的CLTC工况续航,现实用车时或许稍微会“打点折”,高速加空调,续航多少有点缩水,但大多数家庭用车通勤问题不大。
车身尺寸也安排得足够“紧凑”:4395mm长(勉强塞进小区车位),1842mm宽,坐着不挤;轴距有2750mm,空间不是中大型,但这个价位已经够用。
定位就是紧凑级纯电轿车,打的是城市用车,“买了你不心疼,去哪都随意”的思路。
国产电车怎么了?
大家都在讨论:“是不是又卷到新高度?”
就MG4这报价、配置和性能搭配,直接把不少合资燃油车拍在沙滩上晒太阳。
有网友调侃,“是不是合资车自己看了也要流泪?”
在这波“智能电车降价潮”里,“买不起特斯拉,买MG也不丢人”,好像突然变成了网络热梗。
当然,咖啡座里也总有不信邪的。
有人说:“这个定价有点悬,后续会不会加价交付?”
也有嘴欠的:“快充到底行不行,用久了掉速吗?”
还有关注服务的,“小厂能不能接住售后那么多压力?”
这些疑问,市场后面会有答案,官方说的还得跑几圈才敢下结论。
毕竟网上的套路,什么低价锁单后加价,什么首批豪华后面缩水,谁都见过。
不过到这里了,还真得说一句,对比出来才知道,中国自主品牌的进步不是吹的,底子硬,价格诚意,谁不动心?
尤其年轻人买第一台车,预算10万挪不出,选燃油还是电车,隔壁亲戚都问你怎么选,MG4这堆配置甩出来,多少带点“降维打击”。
“买这个,不如买那个”,这种小区群聊永远停不下来,但这回关联智能化、科技配置、空间、续航都面面俱到,MG4算是用一次价格战,给大多数人做了“入门答案”。
不过,要说“它就完美吗?”——笑了。
便宜也有便宜的痛,从车内用料的细腻度到实际底盘质感,MG4能不能打满分,人家定价已经给你了答案。
毕竟,你要是嫌贵,等着高档车降价还不是一时半会。
智能车机一但升级换代,过两年还不是又跟不上潮流。
所以买这车,也认了,就是当下实用主义的选择,要啥自行车。
说真的,这场电车降价大潮,谁也没法预测下周又会卷出什么新花样。
MG4杀个回马枪,试水市场,这一波抢单,算给其他厂商送了道题:“你还不降价吗?”
买车的人都懂,今天有MG,明天有别人,卷王一下一下地出现,汽车市场用户乐了,车企苦,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谁撑得久。
但此刻,MG4确实把性价比的旗子插到了青春消费群体的心坎上。
谁能说以后不会有更狠的车型?但谁也不能抹杀MG这一把“价格下探”的勇气。
复盘下来,MG4的上市,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不是说花钱多就一定买到好东西,也不是谁的配置最豪华就能称霸。
时至今日,汽车市场,不再是夹菜夹价一边倒,有人要豪华,有人要实用,谁出价低谁赢得更多目光。
MG4的策略给了行业新的思考:“配置与价格,到底还能压到哪儿?”
有钱你上特斯拉,预算有限你选MG,至少选择变多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羊毛出在羊身上,别激动地把全部家当砸进去,还是得看看售后服务、实车体验,听听老用户的声音。
MG4这台车,能否长期续航、品质稳定,还得时间验证。
那么,你怎么看待这波低价上市的MG4?
你会为了门槛价心动下订吗,还是更想等新一轮“价格战”?
留言说说你的想法呗!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