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争议频发、蔚来换帅呼声高涨,品牌形象能否逆转?

你说蔚来的事儿,真让我忍不住想笑。李斌这人是不是太“直”了点?一句话就把自己搞成公众敌人,难怪现在呼声高起来想把他换掉。你细想啊,这不就是品牌形象出了问题嘛。就因为一句“喜欢闻汽油味”的话?我靠,这都能弄死销量,也太扯了吧?哪天换百公里油耗倒着算,估计市场反应还比这句更激烈。

这背景得说说。蔚来虽然在国内算是高端电动车的领头羊,消费者口碑挺不错的,但这汽车产业不光是个造车问题,更是资本和情感的捆绑。你看我国数据显示,去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达到680万辆,涨价和补贴刺激明显,但是利润空间其实是死的。蔚来去年亏损还是220亿元,转头就被质疑资金链会不会出问题。关键是一大堆资金背后,是谁撑的?官方撑?还是“资本运作”?

李斌争议频发、蔚来换帅呼声高涨,品牌形象能否逆转?-有驾

而且,我查了资料,蔚来其实还是个私企,虽然嘴上说着“造车新势力”,实则投入大部分都靠资本市场。你想想,资本市场上唯一会因为一句“闻汽油味”的话就炒作起来,估计也是这几年最疯狂的戏码了。去年,蔚来市值一度突破了600亿美元,你让我用一句话把这么一堆真金白银彻底打翻?真是梦想的反面。

李斌争议频发、蔚来换帅呼声高涨,品牌形象能否逆转?-有驾

你说,李斌这个人,他是真实,敢讲真话,这点我还是挺佩服的。问题是,他这样“实人实事”的风格,有时候不是让企业更受欢迎,而像个“爆炸点”。我看凤凰新闻报道,自去年起,蔚来销量连续下滑,十几个月累积去库存开始明显。去年十一期间,蔚来销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大概30%以上,主要还是用户意见分裂,品牌被“政治正确”绑架了。

更别说,现在外部环境也不帮忙。国内新能源政策调整频繁,补贴缩水,车企的钱越来越难赚。特斯拉这边,去年在中国市场突破了500万辆交付,好像是行业第一,但背后也折腾得很惨。你现在回头看,特斯拉去年利润达到了55亿美元(据路透社),相比蔚来亏损的220亿,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这也是为什么,资本市场对电动车的态度变了。

我记得去年年底,看了个行业报告,说全球电动车市场2023年预计会达到750万辆,比去年增长10%左右,但这种增长其实是“泡沫”撑起来的。这泡沫不破,最后还是要靠企业赚钱来看。结果呢?多大一堆新能源车企,亏得比钱还快!有人亏了300亿,有人亏了500亿,天天焦虑不已。

李斌争议频发、蔚来换帅呼声高涨,品牌形象能否逆转?-有驾

而且,你看那些大佬们的命运,韩刚在某车企董事长位置上去年被拍桌子赶走,说到底都是资本的游戏。李斌来头不小,个性也算刚烈,但像这样一张嘴,说了句“喜欢闻汽油味”,就成了致命伤。你说他还想继续守住“实在”路线可能更难了,因为舆论的天平变了,用户脸皮变薄了。

李斌争议频发、蔚来换帅呼声高涨,品牌形象能否逆转?-有驾

我真搞不明白,可能有人认为,“品牌形象不就一句话?”不,问题是这句话代表了什么。他代表了一部分用户的厌倦、反感,也反映了核心价值观的冲突。如今,资本寻求快速回报,用户的情感更趋理性。你什么都不改,嘴上说个真话,反而把企业牺牲掉了。

还有个问题,蔚来这种车企,既没有国企的护身,又没特斯拉那样全球布局——他们的资金链一旦出问题,谁帮忙呢?你说,李斌要不要继续“真性情”折腾自己?难不成他真觉得“再坚持一下,市场还会懂我”?

所以说,这事儿真不好看。品牌倒是可以重塑,但关键还是看这些企业的底子够不够硬。有没有人知道,去年国内电动车市场就有一批企业倒闭了,像江淮、奇瑞都在卖掉部分新能源股份……资本的游戏,谁都说不准,反正我看,接下来还会有更猛的调整。这不是整合的问题,是那个生态在变,有人撑不住了。

李斌争议频发、蔚来换帅呼声高涨,品牌形象能否逆转?-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谁还会因为一句“喜欢闻汽油味”就弃掉一支资本投来的“金灯泡”呢?真要换掉李斌,还是得看底层逻辑。否则,品牌就变成了市场的笑话。

李斌争议频发、蔚来换帅呼声高涨,品牌形象能否逆转?-有驾

就这事儿,你说,蔚来还能走多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