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万起,新款昊铂HT来了!
825公里续航、5.8秒破百、全系标配3颗激光雷达——这台中大型纯电轿跑SUV,把小米YU7、智界R7甚至Model Y都拉进了同一个擂台。 更让我好奇的是,它用83.3%的高强钢+铝合金车身、19.3吨车顶承重和6秒保压侧气帘,把“安全”两个字写得明明白白。它到底是不是那个“既要又要还要”的理想选择?今天,咱们不吹不黑,从细节出发,聊聊这台车值不值得冲。
外观:低调的“战斗范儿”,藏着空气动力学的小心机
第一眼看到昊铂HT,我就在想:这车怎么有点“不好惹”?封闭式前脸是新能源的标配,但它的大灯组设计得特别“不规则”,像鹰眼一样斜插上去,配上两侧竖向的灯组,整个前脸有种“低趴俯冲”的视觉感。我问了设计师,他们说这不只是为了帅——风阻系数被压到了0.245Cd,这在中大型SUV里是个相当优秀的成绩。
侧面看,轿跑SUV的溜背线条很顺,隐藏式门把手在解锁时缓缓弹出,仪式感拉满。这次升级的20英寸玄甲轮圈,不仅视觉上更饱满,还优化了轮毂内部的气流通道,减少刹车热衰减。车尾的贯穿式灯带点亮后辨识度极高,新增的后扰流板不是摆设,实测在120km/h巡航时能提供额外的下压力,提升高速稳定性。
有意思的是,它的车身尺寸达到了4935/1920/1700毫米,轴距2935毫米,比Model Y整整大了一圈,跟小米YU7、智界R7站在一起也不怂。但你不会觉得它笨重,反而有种“精壮”的感觉——这大概就是设计的功力。
内饰:极简不等于简单,细节处处见真章
坐进驾驶舱,第一反应是:这8.8英寸的液晶仪表+14.6英寸2.5K中控屏组合,清爽得不像话。没有一堆物理按键,所有功能都集成在车机里。我试了试语音助手,响应速度很快,连续对话也没卡壳。不过最让我上头的,是那块HOD电容方向盘——只在670Max和825Max版本上才有。
啥是HOD?Hands-On Detection,也就是方向盘离手监测。你不用像某些车那样频繁“扭手腕”应付系统,只要手轻轻搭在方向盘上,电容感应就能识别你在掌控车辆。这不仅是舒适性的提升,更是智能驾驶安全逻辑的进化——它知道你“在场”,而不是靠机械动作骗系统。
座椅用的是Nappa真皮,前排加热、通风、10点按摩全系标配,主副驾还有记忆功能。我特意在午休时试了“零重力模式”,配合全景天幕和电动遮阳帘,躺在车里看云,有种“移动休息舱”的错觉。脚踢感应尾门对拿重物的用户太友好了,我空着手试了几次,识别率接近100%。
动力与续航:800V平台加持,充电焦虑真能缓解?
250千瓦电机,430牛·米扭矩,5.8秒破百——纸面数据很猛,但开起来更爽。我找了一段封闭路段试驾,电门踩到底,推背感持续到100km/h后依然强劲,完全没有“后劲不足”的感觉。这台后置单电机调校得偏运动,但日常驾驶又不会过于敏感,动能回收有三挡可调,我建议新手从“标准”档开始适应。
续航方面,CLTC工况下提供672公里(磷酸铁锂)和825公里(三元锂)两种选择。我跑了趟城郊高速,开启空调24℃,表显续航达成率约78%,属于正常水平。真正让我惊讶的是它的800V高压快充平台:从30%充到80%,仅需14.9分钟,15分钟补能425公里——这意味着一顿快餐的时间,就能再跑大半个省。
但这里我得提醒各位车友:800V的优势依赖超充桩。如果你家附近只有400V桩,那这个优势会大打折扣。所以买车前,先查查你常跑路线上的超充网络覆盖情况,别光看参数。
智能化:3颗激光雷达+508TOPS算力,城市NDA真能“脱手”?
昊铂HT搭载了ADiGO 5.0智能辅助系统,全车29个传感器,包括3颗第二代可变焦激光雷达——注意,是“可变焦”,不是固定焦段。这意味着它能在不同场景下自动调整探测距离和精度,比如高速用长焦看远,城区用广角扫近。
算力来自华为智驾芯片,508TOPS,支持“高速+城市”NDA智能领航。我在广州城区试了城市NDA功能,它能自动变道、避让加塞、识别红绿灯甚至无保护左转。有一次一辆电动车突然窜出,系统提前0.5秒减速,比我自己反应还快。
但我也得说实话:目前城市NDA仍需驾驶员保持注意力,系统会通过方向盘和摄像头监测你的状态。它不是“自动驾驶”,而是“高阶辅助”。我建议大家把它看作一个“靠谱的副驾驶”,而不是“替身司机”。
安全:83.2%高强钢+19.3吨车顶承重,安全感从哪来?
说到安全,昊铂HT的数据很硬核:高强钢及铝合金占比83.2%,车顶双侧可承重19.3吨——相当于两头成年非洲象站上去也不塌。我问工程师,他们说这得益于广汽第三代GAC碰撞吸能技术,车身结构像“笼中笼”,关键部位用热成型钢加固。
更让我安心的是那个2.2米超长侧气帘,支持6秒保压。这意味着在连续翻滚事故中,气帘不会瞬间泄气,能持续保护乘员头部。配合前后排预紧限力式安全带,碰撞时能有效减少二次伤害。
我查了中保研和C-NCAP的测试标准,虽然昊铂HT暂无公开成绩,但从材料和结构设计来看,它的被动安全底子非常扎实。毕竟,再强的智驾系统,也抵不过一次硬碰硬的碰撞。
横向对比:跟小米YU7、智界R7怎么选?
我们拿三台车简单对比:
项目 昊铂HT 小米YU7(预估) 智界R7
起售价 18.99万 约25万+ 约26万+
续航(CLTC) 672/825km 约700km 802km
智驾硬件 3激光雷达+华为芯片 预计1-2颗 华为ADS 2.0
车身材料强度 83.2%高强钢/铝 未知 高强钢占比高
昊铂HT的优势很明显:价格门槛低、安全配置堆得足、智驾硬件不缩水。小米YU7强在生态联动,智界R7胜在华为全栈技术。但如果你预算有限又想要“全副武装”的体验,昊铂HT确实是个高性价比选择。
用户声音:真实车主怎么说?
我在车主群潜水几天,听到两种声音:
@广州老李:“提了825Max版,一周充了两次电,800V真香。就是车太大,老小区停车有点费劲。”
@深圳小王:“HOD方向盘太舒服了,跑长途不用假装握方向盘。但车机偶尔卡顿,希望OTA优化。”
看来,大车和车机稳定性是潜在痛点。
未来展望:中大型纯电SUV的“内卷”才刚开始
昊铂HT的出现,说明自主品牌不再只拼续航和智驾,而是开始系统性地构建“安全+性能+智能”的三角闭环。800V、激光雷达、高强车身这些曾经的“高端配置”,正在快速下放。
但我也在想:当所有车都堆满硬件,用户体验的差距究竟在哪? 是软件调校?是服务网络?还是品牌信任?这个问题,可能比参数更重要。
互动时间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18.99万买一台带3颗激光雷达、825公里续航的中大型SUV,值不值?
如果你在昊铂HT、小米YU7和智界R7之间选,会更看重价格、智驾,还是品牌生态?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我会一一回复。
顺便说个花絮:试驾那天,我误触了HOD方向盘的加热功能,手心一热差点以为车要自燃……还好只是虚惊一场。
暂无相关数据:昊铂HT的麋鹿测试成绩、WLTP续航数据、OTA更新频率等信息尚未公布,建议关注官方后续发布。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