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从国内到全球扩张,1-5月出口近200万辆,比亚迪海外销量翻番

2025年刚过去五个月,有组数据挺有意思。中国汽车出口快200万辆了,比去年同期多了7.4%。其中比亚迪更猛,海外就卖了47万辆,是去年的两倍还多。

以前国内车市像个大擂台,几十家车企打得头破血流。现在再看看,年销量不到10万辆的牌子,日子越来越难了。

汽车从国内到全球扩张,1-5月出口近200万辆,比亚迪海外销量翻番-有驾

为啥?你想啊,华为给不少车企搭了技术骨架,比亚迪自己搞出的那些新技术又不断突破。这些硬家伙一出来,车价就得往下压。

结果就是,钱都往头部那几家跑。卖得车多了,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反而没见涨多少,这“增量不增收”的怪事,成了行业新难题。

汽车从国内到全球扩张,1-5月出口近200万辆,比亚迪海外销量翻番-有驾

这场景是不是有点眼熟?当年家电、手机不也这样?最后能活下来的,都是能在全球市场叫得上号的。那些没想着往外走的,市场份额一点点被别人啃掉,是早晚的事。

你看看新能源汽车就知道了,全世界每10辆里,有6辆是造的。供应链成本这块,确实有底气。

说白了,能在国内卷赢的,放到全球赛场,胜算就已经不小了。这就像武侠小说里,能在少林寺藏经阁闯出名堂的,出去行走江湖,自然差不了。

汽车从国内到全球扩张,1-5月出口近200万辆,比亚迪海外销量翻番-有驾

东南亚就像的近海堡垒。比亚迪在印尼建的工厂,一年能造15万辆车;哪吒也在泰国扎了根。的车在那儿能占七成五的市场,除了价格实在,跟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也对得上脾气。

到了欧洲,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那边有贸易壁垒,传统大牌也看得紧。小鹏跟大众合作搞研发,就是想慢慢渗透进去,急不得。

最让人惊喜的是南美。比亚迪2022年在那儿才卖了260辆车,到今年前五个月,已经卖到3.9万辆了。

为啥这么快?巴西建的工厂帮了大忙,关税少了,还能照着当地人的喜好改改车。而且那儿本土没什么像样的汽车品牌,美日韩的牌子也没形成垄断,正好给了机会。

宁德时代在印尼砸了59亿美元,建的不只是电池厂,从原材料到成品,一条链都带过去了。这哪是建工厂啊,是把整个产业链的本事,都教给当地人。就像老厨师去国外开店,不光卖菜,连怎么种原料都手把手教。

汽车从国内到全球扩张,1-5月出口近200万辆,比亚迪海外销量翻番-有驾

智能驾驶这些新东西,也跟着一起出海了。百度的无人驾驶车在阿联酋跑起来了,小马智行去欧洲做测试。不是简单把车开过去,是根据当地的环境改技术,比如中东热,车得禁得住烤才行。

不过售后这块,确实头疼。欧洲那边要求高,零件坏了24小时内就得补上。现在一边自己建维修中心,一边搞远程诊断,商务部也给了不少支持,慢慢总能理顺。

比亚迪在巴西建工厂时,就因为没跟当地社区把话说透,闹了点小误会。这提醒到了人家的地盘,得学着入乡随俗。

汽车从国内到全球扩张,1-5月出口近200万辆,比亚迪海外销量翻番-有驾

规矩也得懂。欧盟那个GDPR数据法规,就像个看不见的框框,不按规矩来,麻烦就来了。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找当地人合伙干,就是个聪明办法,能少走不少弯路。

还有产能问题,小米的YU7一下子订出去24万辆,但工厂一时半会儿造不出来多,急得人直转圈。

说到底,现在的汽车产业,能不能在全球站稳脚,已经不是选不选的问题,是必须得做到的事。

短期看,得抓住东南亚、南美的增长机会;往远了说,还得在电池、智能驾驶这些技术上定规矩,让全世界都认可的标准。

这不仅是为了多卖几辆车,更是国家经济增长和低碳转型的双赢路。你想啊,车卖出去了,钱赚回来了,还能帮着全球减少点碳排放,这不挺好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