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的尽头是玄学?20万的领克把BBA的桌子掀了

讲真,看到领克10 EM-P冲到销量第二这个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国货牛逼”,而是“坏了菜了,又一个发疯的”。

这年头的车圈,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这是标准的修仙小说剧情,大家都在一个服务器里卷,资源就那么多,你不把旁边的人干挺,你就没法渡劫飞升。所以不存在什么温良恭俭让,唯一的法则就是掀桌子。我活不好,你也别想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领克这次的行为,就是典型的“我不装了,摊牌了”式自爆。

过去,那些合资豪华品牌是怎么玩的?跟卖压缩毛巾一样。一辆二十万的车,基础款给你个方向盘四个轮子,剩下的?诶,不好意思,四驱您得加钱,高级辅助驾驶您得加钱,那个炫酷的激光雷达?那是顶中顶配的专属,您得再掏个十几万出来。大家习惯了这种挤牙膏式的PUA,甚至还产生了一种“这才是豪华”的错觉。

结果领克这哥们直接端着AK就冲进来了,对着所有人的脑门喊:都别动!从今天起,四驱,标配!激光雷达,标配!以前你们当宝贝供着的东西,现在在我这儿就是大白菜,人人有份,童叟无欺。

我都能想象到合资品牌产品经理开会的场景。一群人围着白板,上面写着领克10EM-P的配置单,下面画着自家产品的价格。气氛凝重,空气中弥漫着绝望。有人小声说:“要不,我们也标配?”财务总监当场就得一个趔趄,捂着胸口说:“你想让我死?”这就是掀桌子的威力,它不跟你玩田忌赛马,它直接把你的马给炖了。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参数的尽头是玄学?20万的领克把BBA的桌子掀了-有驾

再说说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什么激光雷达,什么英伟达Thor芯片,700TOPS的算力,听起来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但作为一个被现实毒打多年的中年人,我必须说句实话,自动驾驶的关键,从来不在特斯拉,也不在英伟达,而在那些神出鬼没的“老头乐”。你的算力再高,也算不出一个大爷能从哪个刁钻的角度突然杀出来。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身金钟罩铁布衫,在老大爷的人情世故面前,一文不值。所以领克给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为了实现L3,不如说是一种军备竞赛的姿态:我有,你没有,你就输了。

还有那个智能座舱,高通8295芯片,LYNK Flyme Auto 2系统,还能跑大模型。听起来很美好,能跟你聊天,帮你规划,像个贴心小秘书。但实际体验呢?我真的拥有过那些所谓的智能汽车,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我跟车机的对话就三句:“你好XX”、“导航去公司”、“播放周杰伦”。剩下的百分之十,是它没听清,我俩在那儿互相“啊?”。所以,这些东西好不好?好。但它更像是一种信仰充值,让你觉得这二十万花得值,我的车脑子比别人的好使。

这种感觉真的很微妙。你以为你在买一个交通工具,实际上你在给自己找一个精神图腾。就像那些买奔驰的人,他们真的不知道这车的性价比不高吗?他们知道。但奔驰最值钱的,就是那个三叉星。它是一种社交货币,是一种“我不需要向你解释”的底气。特斯拉也一样,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什么内饰、公差,他会觉得你很可笑,你不懂他的爱。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参数的尽头是玄学?20万的领克把BBA的桌子掀了-有驾
参数的尽头是玄学?20万的领克把BBA的桌子掀了-有驾
参数的尽头是玄学?20万的领克把BBA的桌子掀了-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买车比作谈恋爱,也太消费主义了。

领克现在做的,就是试图用一套理性的、几乎是耍流氓的逻辑,去对抗这种非理性的品牌玄学。你看,我5.1秒破百,极速210,亏电油耗才4.2L,双叉臂五连杆,麋鹿测试83.2km/h。我把所有参数都拉满了,加大加大再加大。就问你怕不怕?

这就像一个修仙者,内功、心法、装备全都给你升到顶级,就差临门一脚渡劫了。他把所有能做的都做了,把所有能给的都给了。他甚至把原本应该是元婴期修士才能拥有的法宝——比如那个叫“激光雷达”的玩意儿,直接发给了所有刚入门的筑基期弟子。整个修仙界都看傻了,说这哥们不讲武德,坏了规矩。

但规矩是人定的,掀桌子也是人干的。

所以,领克10EM-P这车到底怎么样?从产品力上说,它就是个怪物,是个卷王,是个不务正业的搅局者。它用一种近乎“自残”的方式,把20万级别轿车的标准提到了一个让所有对手都心态爆炸的高度。我作为一个消费者,看到这种事,只会拍手叫好。打,打起来,打得越狠,我们拿到的实惠就越多。

但最终你会不会买它?这就要问你的心了。你是信参数,还是信那个标?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在消费的世界里,逻辑的尽头,往往是玄学。这事儿,就特别不讲道理。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