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今天用车社要聊点儿刺激的!
最近,新能源车那是红得发紫,满眼都是绿牌,晃得人直迷糊。
前些日子,还时不时冒出“明年起,烧油的就成古董啦”的风声,弄得人心惶惶。
谁料到,这风向说变就变!
原先吆喝得最起劲的那些车厂,现在反倒先泄气了。
奔驰不动声色地把2030年“全面电气化”的豪言给撤了,奥迪更干脆,直接把时间表给抹了!
这事儿虽说没上头条,可我心里还是有点儿打鼓,看来这电车想彻底取代燃油车,没那么容易。
咱们先摆明了说,电车确实有它的长处。
就拿大城市早晚高峰来说,那简直是电车的舞台。
静谧、提速迅猛、还不受限行约束,开起来那叫一个舒坦。
我有个朋友,换了电车后,每天上班心情都好了不少,逢人便夸:“真得劲儿!”
可别忘了,凡事都有另一面!
你把电车开到冰封雪裹的漠河试试?
零下三四十度,电池直接给你“撂挑子”,任你“千呼万唤始出来”,它就是纹丝不动!
还谈什么绿色出行,先把人冻成冰棍再说!
前阵子我去西北自驾,那地方,地广人稀,风光那是绝美,可充电桩比稀有金属还难寻。
那些修路架桥的队伍,开的清一色都是柴油皮卡,一天到晚轰隆隆地跑,你跟他们普及环保理念?
他们只会说:“先让我把路修好!”
所以说,电车在特定场景下,确实是香饽饽,但在某些严苛的环境里,它还真不如皮实耐用的燃油车顶事。
再说说长途出行。
赶上节假日,高速服务区的充电站,那拥挤程度堪比庙会!
排队两小时,充电半小时,好不容易轮到你,后座的孩子哭闹不止,副驾的老婆怨声载道,想想加油站里三分钟搞定的便捷,是不是瞬间觉得燃油车也挺好?
用车社再给各位算笔细账,二手车商,那都是精明的主儿。
三年车龄的电车,价格掉一半都是常事!
买家一听更换电池的费用,立马打退堂鼓。
卖家一算,卖车的钱都不够偿还贷款,直接放弃。
电车开着是惬意,但要说保值,那就算了吧。
说白了,现在入手电车,更多的是图个新鲜感,图个尝鲜,真要指望它能升值,那还是别做梦了。
更深远的问题还在后头。
锂矿,电池的核心原料,大头都掌握在别人手里。
价格说涨就涨,比过山车还刺激!
把矿石挖出来,漂洋过海运到国内,再加工成电池,这中间产生的碳排放,真比直接炼油环保多少?
这环保的故事,讲着讲着,怎么就变成了新的资源困境了?
正如《孟子》所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电车与油车,亦是如此。
所以说,各位,这事儿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理性。
城市代步,电车是优选;偏远地区应急,还得仰仗油车;长途货运,或许油电混合动力才是更稳妥的方案。
车企现在开始调整策略,并非技术倒退,而是市场做出的选择。
大家没指望一步登天,只想避免被困死。
用车社再多啰嗦几句,这种“一刀切”的想法,实在不可取。
生活不是电梯,按个按钮就能直达。
电与油,兼容并蓄,或许才是当下更务实的选择。
放眼望去,绿牌车日益增多,蓝牌车也未见减少。
这说明什么?
说明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了!
有趣的是,近来我发现,一些开电车的朋友,又开始关注混动车型了。
他们说,混动既有电车的平顺性,又有燃油车的续航保障,简直就是鱼与熊掌兼得。
归根结底,买车这件事,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别盲目追捧,别被虚幻的“环保”概念蒙蔽,多做功课,多去试驾,才能找到真正与你合拍的座驾。
各位,你们现在开的是什么车?
对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又有什么见解?
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