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最近在微博上放话,说小米汽车7月份卖出去了超过3万台车,还特意感谢了大家的支持。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因为这是小米造车以来第一次单月销量突破3万。不过,仔细看看时间线,其实小米从2024年4月才开始正式交车,到今年7月刚好15个月,已经卖了30万台了。这个速度在造车新势力里算挺快的,但网友们的反应却不太一样。
有人在评论区给雷军点赞,但也有很多人直接问:“什么时候能提车啊?”特别是买了小米SU7和SU7 Ultra的车主,最近发现车漆颜色、内饰选项突然被取消了。小米官方解释说这是为了提升交付效率,但不少用户不买账,觉得“选都选好了,临时改什么改”。还有人吐槽说,虽然新车卖得快,但提车要等好几个月,期间看着别人开上车心里着急。
其实销量数据也有点矛盾。今年3月小米卖了近3万台,到了6月突然降到2.5万台,7月又冲到3万。这说明产能还不稳定,有时候工厂可能忙不过来。雷军自己也承认过,产能一直是大问题,他们一直在想办法扩产。不过现在的问题是,用户等太久就会流失,比如有人本来想买小米的,最后去买了特斯拉或者蔚来的车。
最近小米出了款新车YU7,价格25万起,预售第一天3分钟就被订出去20万台,场面挺热闹。但问题又来了——YU7卖得好,会不会把本来就紧张的产能搞崩?毕竟现在工厂已经开足马力生产了,连工人都是两班倒。有媒体报道说,现在的小米工厂每天加班加点,但产能还是跟不上订单量。
用户除了等车慢,还担心车的质量和后续服务。比如配置突然被砍,万一以后修车找不到配件怎么办?小米说会保证维修供应,但大家心里还是没底。另外,小米在全国开了350多家门店,但有些三四线城市还是买不到车,服务网点也不够。有车主反映,最近想保养车子,最近的维修点都得开两小时车才能到。
有意思的是,小米自己给2025年定了新目标——从30万直接调到35万台。但按现在这个进度,能不能完成还得看8月以后的情况。特别是YU7开始大批量交付后,产能能不能扛住是个大问题。有分析师预测,如果小米能把工厂效率再提高点,明年销量可能冲到80万台,但前提是供应链不能出岔子。
现在网上讨论最多的还是“小米能不能撑得住”。有人觉得小米有手机用户的底子,卖车肯定没问题;也有人说他们造车时间太短,技术积累不够,万一出质量问题就麻烦了。特别是最近电池起火的新闻多了,用户对新能源车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小米这点压力肯定不小。
雷军在发布会上说过,他们打算在造车上投10倍的精力,但说实话,用户现在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按时提车。有车主在论坛发帖说:“别光顾着吹牛,先把车给我送到再说。”这话虽然有点呛,但确实道出了很多人的无奈。现在小米一边在扩建工厂,一边在招新员工,但产能爬坡需要时间,短时间内可能还是供不应求。
最后看网友评论,有人在问:“下个月能不能再破纪录?”也有人直接说:“别光顾着改配置,先把车造出来呗。”小米现在像在走钢丝,一边要维持高销量,一边要处理用户的抱怨,还得保证质量。接下来几个月的交付数据,可能是检验他们能不能真正在汽车行业站稳脚跟的关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