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召回自燃车辆引发热议!汽车企业公关策略层出不穷

汽车企业应对危机就像一面照妖镜,平时说的“用户至上”到底是虚言还是真心,一遇事情就暴露了本性。

这两天,理想和小米遇到的危机处理方式差得可真不是一星半点,操作手法大不同,将“尊重消费者”这词的意义,全都展现得清清楚楚。

理想召回自燃车辆引发热议!汽车企业公关策略层出不穷-有驾

来说说理想这次的公关操作,简直像教科书一样。前段时间晚上,在上海,一辆理想汽车行驶中突然着火爆燃,十秒不到,火就把整车都给烧没了。

好在车里那两个人反应快,赶紧停车开门,才顺利逃出来,要是不然后果就不好说了。

这件事根本没有碰撞啥的前提,完全是在正常行驶中自己着火,就没有什么辩解的余地,一下子让那些同款车的车主都紧张起来,公众也都攥紧了拳头,等待官方的回应。毕竟,以前不少新势力品牌遇到事儿就闭嘴不谈,法务部门比交警动作还快,删帖威胁一套接一套。

理想召回自燃车辆引发热议!汽车企业公关策略层出不穷-有驾

这次理想的表现完全不同寻常。10月31日,距离事故发生才七八天,官方就迅速做出了详细回应。还没等调查结果出来,他们就先表达了真诚的歉意;经过自查,发现同一批次的车辆冷却液防腐能力不足,可能引起冷却铝板渗漏和电池热失控问题,于是立即召回了11411辆车进行维修和更换。

他们还主动进行了反思,承认在起火前四个小时就收到了云端预警,但因为没有先例,没能紧急采取措施,错失了最佳时机;同时也回应了电芯安全、车门解锁这些关键问题,说明二排车门可以自动解锁,并配备机械拉手。

理想召回自燃车辆引发热议!汽车企业公关策略层出不穷-有驾

这次操作让网友们直呼真够透:不推责、不拖延,先把问题搞定再说其他的,硬是把一场危机变成了吸粉的好机会。

李想在朋友圈里特别强调了主动召回这一操作,暗暗和前段时间竞争对手被动召回11万辆的事做了个对比,这么一比,不仅让用户觉得他更有担当、放心,还顺带给对手施加了一点压力,三个目标一举达成。

理想召回自燃车辆引发热议!汽车企业公关策略层出不穷-有驾

看看小米的应对方式,简直就是危机处理的反面典范。之前小米汽车发生了一起高速撞车起火的事情,虽然是撞击引起的火灾,但雷军在汽车大会上的发言让人摸不着头脑,受害者还没安葬,他却没有表达任何遗憾,反倒高调喊话抵制网络水军和黑公关。

这话其实没毛病,不过摆在那个时候,网友们尖锐的评论,觉得不分场合乱发声,比一句沉默还让人心凉。

更让人吐槽的是车前盖那个挖孔的设计引起了不少争议。有人说几万块的风道能帮散热,可实际上就像个摆设一样,车主们集体要求退车,结果还闹上了官司。

理想召回自燃车辆引发热议!汽车企业公关策略层出不穷-有驾

可小米不仅没正面回应,反而通过提出管辖权异议来故意拖延时间,把维权事件再次推上了热搜。整个过程中,都是靠法务团队和消费者不断周旋,明显是在用各种手段压低用户的智商,根本没有把合理的诉求放在眼里。

不过理想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啦。这款涉事车型已经卖出了超过一万辆,回应里也说之前就有车因为冷却液出问题,出现故障灯亮、动力受限啥的,为什么偏偏要等到自燃事故发生才召回?难不成早就藏着隐患,心里还想着侥幸过关?这个问题虽然没有答案,但确实点中不少新造车势力的软肋,就是太在意面子,怕丢人。

理想召回自燃车辆引发热议!汽车企业公关策略层出不穷-有驾

修车师傅和用户的反馈咱们听得挺多,但有些大厂宁愿动用法律团队来应对那些提出问题的人,也不愿意真正面对问题。

对消费者来说,品牌的名声在保障行车安全这块儿根本没啥分量。说到底,成功的关键不在于那些花哨的公关手段,而是能坚持尊重消费者的底线;像小米出事,不能说纯属运气差,而是一直把品牌利益放在用户体验的前面。

理想召回自燃车辆引发热议!汽车企业公关策略层出不穷-有驾

汽车企业之间的较量,最终比拼的可不是那些花哨的营销话语,而是在出问题时展现出的责任感和真心实意。毕竟,买车的,不仅仅是辆车而已,更是一份心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