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核弹临空轰炸遇阻,中国反隐雷达破神话,威慑沦为战略焦虑

美国又造新核弹了,这次是B61-13,号称威力巨大,目标直指中国的洲际导弹发射井、地下基地。听着吓人?但仔细一看,这玩意儿居然是上世纪的B61家族新成员,投弹方式还是飞机临空扔“铁炸弹”!在如今中国防空、反隐身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派最先进的隐形轰炸机去冒死扔这种炸弹?这到底是威慑还是送死?五角大楼这笔钱,真花对地方了吗

美国人总喜欢扯什么“外部威胁”,借口这个推动各种议程,花钱、立项,都是一把好手。这不,连造新核弹,都带着那股子味儿。可五角大楼这次捣鼓的核弹,细琢磨起来,挺有意思。

美国新核弹临空轰炸遇阻,中国反隐雷达破神话,威慑沦为战略焦虑-有驾

最近听说,美国第一枚新型B61-13核炸弹提前一年造好了,准备批量生产。说是要替代老旧型号,增加打击手段。可看看这名字,B61,听着就耳熟。再加上那个能钻地的B61-11,怎么看都像是老一套的延续,给旧瓶子又装了回新酒。

这B61家族啊,可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物件了。冷战那会儿弄出来的,主力是让战术飞机,像F-15、F-16甚至F-35这种,飞到前线扔,炸对面的坦克群,或者炸后头的据点。

不像“民兵”“三叉戟”那种嗖一下飞出去的战略导弹,这玩意儿骨子里就是个“战术”核弹,得飞机驮着走。

你说这最新的B61-12、B61-13,听着挺唬人,可核心呢?还是个没动力的“铁炸弹”。B61-13的爆炸力挺猛,三四十万吨当量。改进嘛,据说加了个小尾巴能控制方向,准头好点儿,体积可能优化了。

但最要命的投弹方式,没变!飞机还得飞到目标头上,近得吓人,就十几公里,甚至更近才能扔。放现在这年代,这种送法儿,风险大得离谱!能不能成功?扔了还能不能回来?都是大问号。

美国新核弹临空轰炸遇阻,中国反隐雷达破神话,威慑沦为战略焦虑-有驾

也正因为当量大,美国人打算把它挂在B-2、未来的B-21这种隐形轰炸机上。为啥不用B-52、B-1B那种大块头?估计是美国自己心里也没底了,觉得那些大家伙穿透不了现在的防空网。

有人就琢磨,美国军费年年涨,可花钱效率不高,常规力量发展得没那么快,跟一些进步快的国家比,优势缩水了。这时候还死磕B61这种老玩意儿,看着真像是一种“路径依赖”,甩不掉的老习惯。

想想现在打仗,空袭要想安全又有效,大概就三条路:要么把对面天上地下的飞机导弹防空全铲平,自己想怎么飞怎么飞。要么弄射程老远的导弹,远远地,在对面防空圈外就发射出去。要么就指望自己的飞机隐身好得没人发现,偷偷摸进去,扔了炸弹再溜。

B61这种没腿儿没翅膀的炸弹,肯定不是第二条路。它就逼着你:要么能完全控制天空,要么你的隐形机就是隐形侠。

可对上美国自己都公开说是“主要对手”的中国,这两条前提都站不住脚了。中国的五代机越来越多,六代机也在研究,空军实力今非昔比。

更要命的是,中国反隐身的技术和体系,发展得飞快。现在那些花样百出的反隐身雷达,天上的地上的,海上的拦截网,可不是吃素的。别说B-52,就是B-2、B-21这种顶尖隐形机,想安安稳稳地突防进去,成功率真不好说。

美国新核弹临空轰炸遇阻,中国反隐雷达破神话,威慑沦为战略焦虑-有驾

这种靠飞机临空、飞到跟前去扔炸弹的方式,在不少分析家看来,怎么瞧都有点“二战那会儿”的老味道。

当年美国媒体还猜,这B61-13可能是用来打中国那些洲际导弹发射井啊、核潜艇基地啊、加固的地下工事啥的。可那些地方,防护等级是最高的,你靠架飞机飞过去扔个炸弹?想想都悬。

这还不算完,就说空战吧,现在有些空对空导弹都能在一百公里外把飞机打了。将来更先进的飞机,带着更远的空战武器,可能把拦截线直接推到几百公里外,从日韩或者关岛起飞的美国轰炸机还没到地方,可能就危险了。

在这种强大的区域拒止能力面前,想用这种“铁炸弹”式的核武器去硬闯,结果能咋样,真不好说。

你看人家另一个核大国——中国,早就不用这种没动力的核航弹了,据说现在空中核打击,主要靠空射巡航导弹和空射高超音速导弹。那才是真正的“防区外打击”,飞机不用冒死往里冲,安全系数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这跟美国还在B61上磨洋工,真是鲜明对比。

美国新核弹临空轰炸遇阻,中国反隐雷达破神话,威慑沦为战略焦虑-有驾

那美国为啥还这么迷恋B61系列呢?前面说的“路径依赖”是个说法:是不是之前打那些小仗打顺手了,习惯了掌控绝对制空权,想怎么扔就怎么扔的“治安战”模式?还是说,真以为自己隐身技术天下无敌,能穿透任何防空网?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当然也有人说,像B61-11那种能钻地的型号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手越来越重视地下工事。但不管出于啥理由,这种对一种老旧武器形式的持续投入,在技术更新这么快的今天,它的战略性价比到底有多高?实际威慑效果有多大?真得画个大问号了。

毕竟,军事技术这东西,跟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世界在变,仗的打法儿也在变。还抱着老物件不放手,真不是个办法。真正的国家安全,哪儿是靠一两个“新瓶装旧酒”的武器就能搞定的?得看清大势,敢于换脑子,才能跟得上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