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突然对中国汽车亮出獠牙。 2025年7月31日,俄工贸部宣布全面禁止东风、福田、解放、重汽汕德卡四大卡车品牌在俄销售。 这批占据俄罗斯物流市场28%份额的运输主力被当场判了“死刑”,理由听起来很眼熟:刹车失灵、噪音超标。
距离2月份汕德卡因“防护钢板厚度差0.5毫米”被强制召回不过五个月,卡车禁令来得猝不及防。 更狠的是税费组合拳,4.8万的车辆报废税直接叠上38%的进口税,中国车在俄售价瞬间暴涨50%。 这轮精准打击让莫斯科仓库里的7000辆中国卡车成了废铁,经销商连夜挂出“清仓甩卖”的俄文标语。
俄罗斯对中国汽车的围剿远不止卡车领域。 7月15日生效的报废税法规定,在俄销售每台乘用车必须缴纳66.7万卢布回收税,约占当前车价30%。 中国热门SUV车型在俄罗斯的落地价从220万卢布蹿升至330万卢布。 为堵住平行进口漏洞,俄海关把清关费从1067卢布提升到3万卢布,中亚转运通道应声断裂,该渠道销量暴跌92%。 经销商谢尔盖在叶卡捷琳堡的4S店里,吉利星越L库存堆积到天花板:“消费者听到报价直接摔门而去,上月销量为零,我这周改行卖二手手机了。 ”
俄方技术壁垒正在全面收紧。 哈萨克斯坦边境堆积着1200辆被扣押的陕汽重卡,俄罗斯认证机构称其紧急呼救系统“响应延迟0.3秒”。 而印度塔塔、伊朗霍德罗的卡车带着同等配置畅通无阻。 中国货车轮胎被课以55%关税时,德国马牌仅需付10%。 莫斯科汽车检测中心突然要求中国车型提交零下50度冷启动报告,这个在勘察加半岛都难遇的极端温度,成为挡在中国电动汽车门外的冰墙。
政策转向背后是市场份额的残酷争夺。 2024年中国汽车在俄销量达到115.8万辆,拿下63%市场蛋糕。 但当奇瑞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建厂投产时,当地居民举着“保卫伏尔加汽车厂”的横幅游行。 阿夫托托尔集团生产线停滞,该厂七千工人面临失业。 克里姆林宫显然在担心:乌拉尔卡车厂的技术被中国重汽收购后,俄罗斯正重演苏联解体时工业空心化的噩梦。
财政压力更让俄罗斯铤而走险。 汽车报废税在2024年为俄财政贡献1万亿卢布,这笔钱支撑着13个军工城运转。 2025年目标提到2万亿卢布,为此莫斯科计划到2030年前每年递增10%-20%税率。 为逼迫技术转移,俄罗斯给长城汽车图拉工厂发放80亿卢布补贴,条件是本地化率必须达65%。 流水线上的焊接机器人来自沈阳新松,工人瓦列里指着传送带苦笑:“这里造每辆坦克300的螺丝钉都是中国运来的。 ”
舆论战场同步开启。 俄汽车媒体频繁发布中国汽车“变速箱碎裂”视频,鄂木斯克电视台称中国发动机“寿命比西伯利亚寒流还短”。 俄汽车论坛置顶帖子声称哈弗H9车架三年必锈穿,尽管该车型在新疆服役八年仍正常行驶。 这些报道推动拉达汽车销量暴涨40%,尽管该品牌碰撞测试得分比同价位中国车低两颗星。
中国车企在风暴中急速自救。 天津港积压的6000辆卡车正拆解运回,福田汽车将损失7.2亿订单。 力帆经销商全面退网,其在莫斯科的二十家门店挂出转让告示。 长城图拉工厂连夜增产,计划将年产能从8万扩至15万台。 吉利研发的新耐寒发动机已在雅库茨克完成零下30度启动测试,正在争取通过欧盟认证。 黑河口岸卡车排队改道,装载解放J7的车队开往越南海防港,那里新建的组装厂享受零关税待遇。
当俄罗斯将中国卡车关税提高23个百分点后,中方削减12.6%的俄油进口配额。 哈萨克斯坦输油管道的加压泵昼夜轰鸣,正填补中国从俄方转移的能源空缺。 1-7月中俄贸易额下降6.6%,汽车品类出口暴跌70%。 俄罗斯的过河拆桥警醒中国企业:长城汽车在泰国罗勇府投产零碳工厂,宁德时代通过技术授权让雷诺法国工厂代工电池包,把供应链安全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生存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