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飞度,曾经月销过万的“神车”,上个月只卖出75辆。 大众朗逸、日产轩逸在降价7万后勉强挤进销量前十,却被五菱宏光MINIEV甩开一大截。
加油站排队的人越来越少,小区充电桩却总在满负荷运转。 绿牌车成了马路主角,油车展厅里的销售闲得刷手机,这场汽车行业的变局,比所有人预想得更快也更残酷。
一、油车只剩两席苦撑
2025年7月的销量榜单:前十名里八席是新能源车。 吉利星愿以4.4万辆登顶,特斯拉Model Y卖出3万辆,连小米SU7这样的“新兵”都冲到第六名。
油车阵营只剩下轩逸和朗逸,前者靠7万元落地的经典款勉强维持,后者优惠后裸车价跌破7万。即便如此,两车加起来还卖不过吉利星愿一款车。
本田飞度月销75辆,丰田卡罗拉跌到一千多台,BBA的宝马3系、奔驰C级直接跌出前20名。 奥迪A6L狂降15万清库存,才保住高端车最后的颜面。
修车师傅老李在4S店干了十年,如今感叹:“以前忙得吃不上饭,现在工位空了一半,都在改行装充电桩。 ”
二、剁椒鱼头车攻占县城,贵妇们抢疯了
在县城商场,五菱宏光MINIEV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 刚提车的王女士把粉色小车称为“剁椒鱼头”:“四万八落地,接送孩子比SUV灵活十倍。 ”这款被年轻人戏称“合法老头乐”的小车,7月卖出1.7万辆,河南、山东等人口大省销量前三名全被这类微型电车包揽。
它们的秘密武器是极致性价比。
比亚迪海鸥标配快充和智能座舱,续航400公里定价不到8万;长安Lumin自带倒车影像,新手妈妈倒车不再手忙脚乱。 让油车厂商焦虑的是用户画像:五菱MINIEV女性车主占比78%,90后超过75%。 当县城贵妇们开着贴满水钻的宏光去菜市场,BBA在三四线市场彻底输了。
三、高端电车反杀,小米SU7比宝马3系还贵
北京国贸的地下停车场里,绿牌豪车正在刷新认知。 小米SU7标价24.9万起,问界M9顶配卖到56万,销量却碾压同价位BBA。 一个扎心对比:宝马3系终端优惠后裸车18万,比官方指导价低了12万;小米SU7坚持原价销售,7月销量反超前者近三倍。
技术代差撕碎了传统豪车光环。 Model Y的HW5.0芯片支持L3级自动驾驶,奔驰EQE还在用L2;仰望U7搭载的云辇-Z悬架10毫秒响应颠簸,过减速带时香槟杯纹丝不动。
四、加油送钱都没人要?
上海外环的丰田展厅挂出刺眼横幅:“凯美瑞直降13万,首付2万开走”。 类似的剧情在全国上演:雅阁跌至12万,奥迪A4L优惠10万,日产轩逸经典款7万包牌。 加油站同步推出“加200送洗车券”,92号汽油跌破6元/升,消费者并不买单。
算账成为压垮油车的最后一根稻草。 Model 3每月电费100元,雅阁油费500元,十年差价够买台新车;日系混动车换电池组要4万元,够特斯拉换两次电机。 公务车采购更狠砸饭碗:财政部要求新能源占比超30%,曾经垄断公务市场的帕萨特直接被踢出清单。
加油站的黄昏
傍晚六点的北京三环,加油站员工靠在收银台前打盹。 对面商场的地下车库,三十个充电桩全亮着红灯。 油车党还在争论“发动机声浪才有灵魂”,年轻人已用行动投票:当五菱宏光车主把车改装成移动KTV,当小米SU7在长安街自动避让行人,当问界M9载着老板们开进机场贵宾区,或许很快,加油站改建成充电站的进度,会比我们想象中更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