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6暴跌36%背后:24.98万的家用王者,为何半年就跌下神坛?库存2.1个月,2026款剧透让现款车主夜不能寐
上个月去4S店保养,偶然听到销售跟客户解释为什么优惠突然加码到3万多。那个犹豫的年轻爸爸问了句:“听说明年新款要上800V平台?”销售顿了顿,递过去的宣传册有点拿不稳。我坐在休息区喝着免费咖啡,看着展厅里那台月光银的L6,突然想起半年前这里排队试驾的场景。有些事情,或许从那个时候就埋下了伏笔。
数字不会说谎,但会留悬念
9月的销量榜有点扎眼。中大型SUV这个位置,理想L6坐了没几个月就让出来了,小米YU7顶上去的速度快得让人措手不及。同比下滑36%这个数字,配上2.1个月的库存深度,多少有点意思。去年底拿到“用户满意度第一”的奖杯还热乎着,转眼间就开始打价格战,这种反差让不少车主群里炸开了锅。
有意思的是补贴政策那档子事。2026年那条“WLTC纯电续航得够100公里”的新规,表面看L6的212公里CLTC续航稳稳的,但懂行的人都知道,冬天开着暖风跑高速,实际续航能不能稳住150公里还真不好说。这种临界值的游戏,玩起来总归让人有点心里没底。
技术代差这事,有时候比你想的来得快
1.5T增程器那40.5%的热效率,放在去年确实够看。可现在听说新款要上46%,馈电油耗能从6.8降到5.8,这账一算就有点扎心了。更别提那个800V平台,快充时间直接砍掉将近一半,老车主想升级?接口和供电系统都得重新设计,这条路基本堵死了。
认识个开2025款Pro的朋友,上次见面就念叨:“早知道等等Max版,现在高速NOA过大弯道那个画龙的样子,真让人头疼。”地平线征程6M芯片在城市自动泊车上的表现,确实跟宣传片里有点出入。窄车位识别不到的情况,他已经遇到过好几回了。
空间设计藏着些小心思
2920mm轴距带来的体验,这个得承认做得不错。后排跷二郎腿没压力,135度半躺模式对孕妇家庭来说算是个加分项。那个Nappa真皮座椅的按摩功能,长途开车确实能缓解不少疲劳。37处储物空间也是实打实的,双50瓦无线充电板放在那个位置,用起来顺手。
但CDC减震器在烂路上的表现,有些车主觉得还是差点意思。空气悬架没给选装这事,评论区里讨论过好几轮。25万这个价位要做到面面俱到,可能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有些取舍避不开,就看能不能取舍到点子上。
智能化这块,思路有点意思
高通8295P芯片跑起来流畅度还行,四屏交互那套逻辑用熟了也挺方便。副驾屏独立娱乐系统让后排追剧不影响导航,这个设计思路抓住了家庭出行的痛点。19个扬声器的铂金音响系统,声场效果在这个价位算得上有诚意。
只是跟激光雷达那帮竞品比起来,城市NOA功能的缺失多少显得有点保守。问界M7的HUD投影信息量确实更丰富些,这种对比放在一起,容易让人产生“重娱乐轻驾驶”的印象。消费趋势往“智驾优先”那边倾斜的时候,这种路线选择就显得有点微妙了。
安全这件事,传播起来不太容易
75%高强度钢占比,C-IASI全部测试通过,三级缓冲前防撞梁,这些东西专业人士看得懂,普通消费者更在意的可能是关车门那一声的厚重感。电磁辐射管理做得再好,传播效果或许还不如“孕妇友好”这四个字来得直接。
C-AHI五星认证,VOC控制严于国标50%,这些参数放在宣传册里挺唬人,但转化成购买决策的效率,说实话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安全性能的“哑铃效应”大概就是这么回事——两头的人都在关注,中间那一大批犹豫的客户反而不知道该看啥。
降本这笔账,算起来有点复杂
自研“书马”智驾芯片成本降了40%,跟欣旺达合资建厂预计能再省30%,毛利率也在往上走。数字看着不错,但细节藏着些门道。早期那批Nappa真皮和舒适海绵填充,后面改成合成皮革的事情,车主论坛里扒出来过。CDC减震器的供应商调整,这种“看不见的简配”对口碑的杀伤力,有时候比明面上的减配更狠。
Pro版减掉双Orin-X芯片那个决定,现在看来多少有点得不偿失。智能驾驶能力缩水带来的吐槽量,可能远超当初节省的那点成本。这种账,真正算起来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夹在中间不太好受
特斯拉Model Y和问界M7在上面压着,零跑C16和比亚迪海豹05 DM-i在下面顶着,24.98万这个价格正好卡在最激烈的绞杀区。既不够豪华到吸引BBA用户,又不够便宜到对抗性价比选手,这种战略模糊地带待着,日子确实不太好过。
比亚迪DM-i满油满电能跑2000多公里,小鹏G6的800V平台加城市NGP已经形成代差。增程技术的优势被一点点追平的时候,“家庭豪华”这个标签能撑多久,真不好说。
等新款还是抄底,这是个问题
2026款的104.8kWh电池、800V平台、260TOPS芯片,这些剧透出来的信息,直接把现款的销售冻住了。二手车保值率预期跟着往下走,60%到店客户主动问新款的情况下,就算优惠加到4万,成交率也上不去。
参考L7 Pro发布后保值率一个月跌4.4%的先例,现在接盘多少有点赌运气的意思。硬件无法通过升级获得新功能这事,在新能源市场这个“摩尔定律”玩得飞起的时代,确实让人有点犯难。
后记
最近路过那家4S店,展厅里的人流量明显比半年前稀疏了些。那台月光银的L6还停在老位置,只是价格牌上的数字小了一圈。销售看见我进来,习惯性递过宣传册,眼神里多了点试探。我摆摆手说就随便看看,转身走出去的时候,听见他在跟另一个客户解释2026款什么时候上市。
车市这潮水,退得有时候比涨起来更快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