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利润大跳水,奔驰奥迪日子难,国产新能源销售猛

如果你在10月24日的傍晚路过法兰克福的保时捷总部,可能会看到几个西装笔挺的中年人站在玻璃幕墙前,神情凝重,一旁还有安保在办公室收走资料。这不是电影中的商业间谍桥段,只是利润暴跌99%后的一场不太体面的会议——保时捷官宣今年只有4000万欧元利润,去年同期是40多亿,这个跌幅能让任何一本会计教材过敏。墙上依然挂着当年“疫情逆势增长”的股价走势图,但今年只剩下斜插地面的下落曲线,像一根刺向地心的钢针。

先抛个问题:如果你是保时捷管理层,习惯了印钞机的流水账,如今骤然回到个位数利润,下一步会怎么自救?砍岗?降价?组团跳广场舞?无论什么答案,都难掩一个事实——这场豪车的集体溃败,不是一场偶然的金融灾难,而是全行业的价值重估。

把时间拨回2020至2023年,保时捷还在靠疫情期间的“有钱人刚需效应”横扫各路对手。利润一路从42亿、53亿、68亿涨到73亿欧元,股东们都快把香槟喝吐了。2023年,利润率18%,基本等同“金矿本矿”。但到了今年,利润直接暴跌到56亿欧元,相较去年跌了23%。熟悉公司财报逻辑的朋友都明白,上市公司要是头三季度只挣了9个月的服务站油费,这比失恋都能让人夜不能寐。

官方解释一串下来——组织变革、产品战略调整、美国关税增加、中国市场销量暴跌。有人说得很玄:电动化、智能化冲击了品牌溢价。但如果要往案卷里拉条铁证,最刺眼的还是中国市场销量暴跌26%这个数据。2021年卖出近7万辆,今年只有3.2万辆,跌幅超过一半。保时捷的“铁粉效应”在中国突然失灵,背后是整个豪车圈的全面滑铁卢。

巧的是,奔驰这位难兄难弟也没好到哪去。今年德国媒体曝出“自愿遣散计划”,鼓励三万员工自己领盒饭离场,已经有四千人被劝“回家种菜”。中国市场,奔驰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跌14%,比2021年同期足足少了46万辆,跌幅高达61.4%,利润直接被砍掉一半。BBA三家,只剩下董事年会还能拿出点笑容,日常都是在级别会议里比谁亏得更优雅。

打开数据表,再看宝马和奥迪同样日子难过。宝马从84万台跌到31万,奥迪从72万跌到28万。BBA豪华三剑客,基本已经把中国市场做成了“头发种植广告”的前后对比图。这个既视感,相信在售后维修部门聊聊,也会被称赞一句“真有国产新能源那味儿了”。

究竟谁动了他们的奶酪?答案很直白: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崛起,是最大的变量。过去你在北京、上海、广州的高架上见到一辆绿牌大SUV,百分八十是理想、问界、蔚来甚至极氪。打开市场渗透率,新能源从三年前的20%涨到现在的60%。现在每卖100辆新车,60辆是新能源。你在马路上按个喇叭,回头YYDS一声,能遇到宝马的概率还没有遇到隔壁老王的理想高。

这不仅仅是技术切换,更是重新定义了“豪华”的含义。过去你花30-40万,主要买的是一块高级发动机和一堆品牌溢价。现在同样的钱,中国新能源汽车能给你更大的空间、更高级的智能座舱、更快的加速和更低的用车成本,还顺带赠送一台家用投影仪和按摩座椅。奔驰GLS、宝马X7变成百万级“孤岛”,理想L9、蔚来ES8只用半价、配置却倍数碾压。这不是简简单单的降价促销,这是新游戏规则的重写。

现实有点黑色幽默,像日系车的遭遇。丰田、本田、日产这几年疯狂降价,凯美瑞、雅阁都从20万跌到12万,降价幅度感人,卖点甚至已经成了“你买油车就是为省钱”。可结果是销量和份额还是双双腰斩,市场被新能源按在地上反复摩擦。过去“油车之王”的崇拜,现在变成了数据表里的哀歌。

保时捷利润大跳水,奔驰奥迪日子难,国产新能源销售猛-有驾
保时捷利润大跳水,奔驰奥迪日子难,国产新能源销售猛-有驾

职业病犯了,每次盘点汽车数据,最怕的不是跌幅,而是产业规则突然转弯。不少德国、日本的同行还在报纸上写“保时捷刚才只是感冒,但很快会活蹦乱跳”。可从证据链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顿感时刻”已经发生:智能化产品定义重新洗牌,“机械豪华≠智能豪华”已经成为新主流。

而且别忘了,中国新能源不仅在本土市场一骑绝尘,海外出口也屡创新高。你今年要是在欧洲朋友圈发张蔚来ES8的合影,都快成了新潮人标配。过去所有的汽车产业文学,都把德国看做技术圣殿,现在“智能座舱”“鸿蒙语音”才是热门标语。品牌溢价打不过技术溢价,营销口号打不过产品定义,这种现实,甚至比德国香肠还难咽下。

所以归根结底,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全面重塑,原有的底盘马力壁垒被智能生态蓝图直接击穿。德系BBA们要想活下去,就得适应这种“操作系统才是新发动机”的逻辑。否则,不光中国市场,全球市场也会成为比特币暴跌的舞台,谁还在坚持机械崇拜,就只能“自愿遣散”到历史角落。

当然,行业变革的速度永远快不过每个品牌自己的反应。有些车企在技术迭代上还挺高冷,偶尔会自嘲一句“我们不是造智能,我们是造德味”。但在中国市场,智能体验才是豪华新标准。如果德系车企两三年之内,还不能推出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智能电动车,那么下一个裁员名单里,谁会首当其冲,也许会比看股价跌停更刺激。

国产品牌这次不再是“价格追随者”,而是以“价值破局者”身份打破规则。全球消费者逐渐发现,中国车企才是定义新豪华的主角。过去德国、美国、日本凭借机械工艺和品牌积淀坐稳头把交椅,现在这张交椅是不是还值钱,就看他们理解智能化速度够不够快。

保时捷利润大跳水,奔驰奥迪日子难,国产新能源销售猛-有驾
保时捷利润大跳水,奔驰奥迪日子难,国产新能源销售猛-有驾
保时捷利润大跳水,奔驰奥迪日子难,国产新能源销售猛-有驾
保时捷利润大跳水,奔驰奥迪日子难,国产新能源销售猛-有驾

写到这儿,抬头望窗外的马路,理想和问界的绿牌车队排成一线,奔驰和宝马低配款混在出租车里默默无闻。市场的游戏规则改了,原来的“机械豪华”还能撑多久?未来的“智能豪华”是不是会被下一个大风口重新定义?或者,十年后我们都在无人车里打着王者荣耀,谁还能想起BBA三剑客的金属光泽?

保时捷利润大跳水,奔驰奥迪日子难,国产新能源销售猛-有驾
保时捷利润大跳水,奔驰奥迪日子难,国产新能源销售猛-有驾
保时捷利润大跳水,奔驰奥迪日子难,国产新能源销售猛-有驾
保时捷利润大跳水,奔驰奥迪日子难,国产新能源销售猛-有驾

这是个值得所有汽车行业和消费者继续讨论的问题。你会选择哪个答案?

保时捷利润大跳水,奔驰奥迪日子难,国产新能源销售猛-有驾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