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今天咱们来聊聊货运平台货拉拉近的大动作——造车!没错,就是那个咱们平时叫货车、搬家都用得上的货拉拉,居然要自己造车了!这消息一出,可真是炸开了锅,司机朋友们都在讨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来说说这新车,名字叫“多拉八方”,听起来就挺实在,一看就是奔着能装去的。这车是货拉拉和长安汽车合作的,货拉拉负责设计,长安汽车负责生产。为啥要找长安?很简单,造车门槛高,货拉拉自己没资质,找老牌车企合作,能省不少事,也能保证车子的质量。
“多拉八方”大的亮点就是空间大,货厢容积达到7.8立方米,比市面上很多同类型的车都大,能装更多货,司机接单自然就更多,收入也就上去了。为了方便装卸货,车子还设计了一侧滑门和一个能270度对开的大尾门,上下车搬东西都方便不少。驾驶室里也考虑得很周到,储物格多,配了双手机支架,还有快充接口,长时间开车也不觉得累。
不过,司机朋友们关心的还是续航和售后。新车公布的续航里程在300公里出头,有司机担心实际跑起来会不会掉电更快,特别是跑长途或者开空调的时候。货拉拉和长安这边还需要给司机们一个更明确的答复,比如会不会推出长续航版,实际续航表现如何等等。
售后方面,司机们也有顾虑。车子是长安造的,但销售和后续服务主要是货拉拉在推。万一车子出了毛病,找谁修?维修点够不够方便?保修责任怎么划分?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货拉拉和长安都需要给出更清晰的交代。
那么,货拉拉为啥要造车呢?其实,这背后是货拉拉想构建一个更紧密的“车+平台”生态。货拉拉平台上有很多司机和订单数据,知道司机需要什么样的车。造出量身定制的车,能更好地服务平台上的司机。更重要的是,通过卖车,能把司机和平台绑得更紧,比如推出一些政策,让司机用着他们家的车,跑着他们家的单,整个“运力生态”就形成了闭环。
当然,货拉拉造车也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市场竞争激烈,造车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等等。但无论如何,货拉拉这次跨界造车,都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未来能否成功,还得看市场检验。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