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板块逆势上涨
5月23号那天,下午一开盘A股就直接往下掉,上证指数一下子跌了三十多点,股票涨的和跌的比例差不多是1比4,场面有点惨烈。
不过呢,今天的股市虽然整体不太给力,但有两个新能源汽车的大佬——比亚迪和赛力斯,表现还是相当坚挺的,一路上涨。
昨天比亚迪在盘中还创下历史新高的记录呢,今天中午的时候又猛涨了超过4%,最后收盘的时候涨幅稍微收窄了一点,涨了1.55%。
比亚迪股价上涨或因在欧洲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
比亚迪股价上涨可能跟一个消息有关。有媒体报道说,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第一次超过了特斯拉。
这可能和马斯克的一些言论导致特斯拉在欧洲被抵制有点关系,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势头很猛啊。
比亚迪已经很强了,赛力斯更厉害,今天直接涨停了,股价离历史新高就差一点点了。
新能源汽车双雄的竞争态势
市场上有传闻说,赛力斯的人形机器人已经设计好了原型机,他们打算在6月16号展示一个机器人的演示版本。
还有消息说,赛力斯的人形机器人项目进展得比预期快,原本预计2025年的产量是2500到3000台,现在可能要增加到3500台;而2026年上半年的产量本来是6000台,现在可能会提高到6500台。
不过,对于这些传闻,赛力斯没有明确回应。大家要注意,在股市里,消息越不清楚,就越容易被反复炒作。
比亚迪和赛力斯的表现这么好,好像说明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里“强者恒强”的趋势。
DeepSeek从财务状况、新车型的推出以及市场策略等方面,分析了比亚迪和赛力斯的现状。
首先看财务表现:
比亚迪第一季度赚了91.55亿,比去年增长了100.38%,收入达到1703.6亿,同比增长了36.35%。
海外市场的销量猛增,4月份出口了7.9万辆车,同比增长90.8%,前四个月总共出口了29.3万辆。在欧洲市场,比亚迪甚至超过了特斯拉,成了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新能源车的销售冠军。
高端车型也卖得很好,腾势N9一个月就卖出了超过5000辆,汉L、唐L这样的高端车型也让单车利润提高了,20万以上的车型销量占比也在不断扩大。
再来看赛力斯:
赛力斯第一季度赚了7.48亿,同比增长了240.6%,但是收入只有191.47亿,同比下降了27.91%。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与挑战
问界M9今年一季度卖了2.3万辆,比去年增长了117.83%,成了50万级别豪华车里的销冠。问界M8刚上市4天,订单就超过了5万辆,热度一直很高。
不过呢,赛力斯也有点小问题。2025年的前三个月,他们的销量是下降的,1月份降了51.39%,2月份降了41.04%,3月份降了32.19%。
比亚迪靠着规模化生产和全球市场的布局,在行业里稳坐第一梯队。而赛力斯呢,靠华为的技术支持实现了利润的大幅提升,但销量的波动还是要多注意一下。
再来说说新车型的竞争。比亚迪采取的是全方位覆盖价格区间的策略。
在技术升级上,比亚迪推出了第五代DM混动技术,亏电状态下的油耗低到了2.9升每百公里。秦L DM-i和海豹06 DM-i这两款车填补了9.98万到13.98万这个价格段的市场空白,直接冲击合资品牌的燃油车市场。
高端车型方面,腾势N9、方程豹钛3、仰望U8这些车型都在努力提升市场份额。比如汉L四驱版,零百加速只要2.7秒,重新定义了豪华车的性能标准。
比亚迪还在智能化上下功夫,把“天神之眼”这样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用在了7万块的车上,用技术的优势抢占市场。
赛力斯这边呢,主要靠华为的技术支持。到4月份为止,问界M9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8万辆了,已经连续11个月成为50万级别豪华车的销冠。它搭载了华为的鸿蒙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智能化的体验成为了它的核心竞争力。
比亚迪领跑新能源,赛力斯仍在摸索中
赛力斯在上海车展推出了720°安全架构,还有一体化压铸的后车体和五层电池防护系统,这些都是为了增强用户的信任感。
另外,赛力斯和华为联手搞了个“尊界”品牌,他们家的第一款车S800预售价定在了100万到150万之间,想要进军超豪华车市场。
对比来看,比亚迪靠技术下沉和多品牌战略稳住了市场地位,而赛力斯呢,则是专注高端智能领域,不过得解决对华为的过度依赖以及百万级市场的容量限制问题。
从市场策略来说,比亚迪显然是有全球扩张计划的。
四月份,比亚迪在欧洲14个国家卖出了11123辆车,这成绩远远超过了特斯拉的6253辆,在德国、法国这些传统的燃油车大国成了新的增长点。
在技术输出这块,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开始越来越多地供应给其他厂商了,像宁德时代、特斯拉这样的国际大牌都认可它的安全性和成本优势。
而赛力斯这边呢,正在港股准备上市,打算募集156亿港币,其中70%用来研发,20%用来拓展海外市场,目标就是模仿比亚迪走全球化路线。
在海外市场布局上,赛力斯已经进入了欧洲、中东、美洲等地,但跟比亚迪比起来差了不少。今年前四个月,赛力斯的海外收入只占总营收的2.9%,短时间内很难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总结一下,比亚迪已经在技术输出和品牌国际化方面取得了成果,而赛力斯还在摸索阶段,需要解决供应链匹配和品牌知名度的问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