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最近说,新能源汽车行业要警惕“恒大时刻”。说明在汽车圈已经有了自己的“恒大”,只是还没爆而已。该言论一经上线,立马引来很多汽车圈的反驳,都在极力撇开自己是恒大的嫌疑。特别是头部的电车品牌,包括B打头、X打头、W打头的等等。坦白讲,魏老板的话听起来像是警告,针对当下的电车市场,我觉得他说得太客气了。什么叫“恒大时刻”?翻译成白话就是,也许是“别以为你是高科技产业,其实你和房地产一样,都是靠政策奶大的巨婴,最后都得陷入困境。”
什么L2级辅助驾驶、什么智能座舱、什么OTA升级.听起来很高科技,用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老李的车配了个15.6英寸的大屏,宣传说是"智能交互".结果呢?系统卡顿、语音识别不准、地图导航还不如手机好用最搞笑的是,冬天大屏还会因为温度低而死机,真的是花钱买罪受还有那个自动驾驶功能,说是L2级别,实际上就是个加强版的定速巡航。
由于电池和智能化部件维修成本极高,制造集成化较高,牵一发而动全身,电车一旦年限较长或者公里数较高或者出过险,可能会被拒保,或被开出高额保单,尤其车损险和燃油车差距甚大。如果只买交强裸奔,一旦出事那就倾家荡产。油车保费一年比一年便宜,电车保费一年比一年贵,开几年十几万买的电车一两万的保费还要托关系或者威胁投诉才能买到。根据DEEPSEEK给出的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据统计,2024年新能源车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具体高出约21%到63%之间,2024年新能源车型保险公司亏损达57亿,保险公司毕竟不是慈善机构,你猜来年他们是再任由自己吃个暗亏,还是把可能的亏损,再加上想要的利润,通过整体再涨保费的方式,给打包摊派出去?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400-500公里的续航够用:平时上下班、周末跑个小景点,没必要买续航太长的。可真正用上之后才发现,这些小算盘,根本经不起生活的“考验”。现实是,电车的续航会因为多种因素“缩水”:冬天开空调、电池自放电、频繁启停,甚至车内载重都在悄悄影响续航。尤其是寒冷季节,续航可能会减少30%左右…
电池是电车的命根子,但它真是个烧钱大户.一块像样的动力电池,能占整车成本的40%以上.比如一辆20万的电车,电池可能就值8万.电池这玩意儿又不是铁打的,用个几年容量肯定会衰减.
我见过的大多数电车,用了3年后电池健康度能掉到85%左右.那么问题来了,几年后等你电池容量掉到不能忍了,换一块得多少钱?保守估计也得5、6万起步.你说这一算,省下的油钱够换电池吗?
还有就是电池安全问题.虽然厂家一直说很安全很安全,但每次看到那些电车自燃的新闻,心里还是发怵.尤其是地下车库充电,总觉得心里没底.这也是为啥很多小区物业不让装充电桩的原因之一.
新能源车行业现在是什么状态?一地鸡毛!,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车企亏得底朝天,供应商拿不到货款,4S店资金链断裂。可奇怪的是,车企老板和他们背后的“大佬”们,早就赚得盆满钵满!投资人的钱、银行的贷款、供应商的垫款,全都进了他们的口袋。等到泡沫破灭那天,账面上可能是几十亿、几百亿的窟窿。你以为这些钱去哪了?都被转移了!,老板们早就把资产藏到海外,家人也移民了,留下的只有一堆破产的车企和愤怒的消费者。
每逢节假日,高速路上“排队两小时,充电1小时”的场景很常见,开油车的人都准备睡觉了,开电车的你还在路上。总而言之,新能源车,在外观、功能配置、智能化、辅助驾驶、出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很明显,但是,也要看到它的这些不足之处,如果能接受它,的不足,那就可以入手,反之,还不如选油车,更省心、省事,还有可能省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