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打算入手小鹏G7,建议先摸清这些细节再下单
前两天在车友群里,老李突然冒出来一句:“G7的前备箱到底能装啥?我看着就像钓鱼桶。”说实话,我第一反应还真是想笑。确实,这回小鹏G7那块引擎盖下面的小空间,真不大——得用车内按键开锁。内部有排水孔,说白了就是给你装点脏兮兮的渔具、湿雨衣什么的,不指望放行李,但下雨天丢几把伞倒挺顺手。
外观其实不用多说,你一眼扫过去就知道这还是那个“家族脸”,没跑偏。整车轮廓收拾得紧致些,看着不像以前那么臃肿。我记得销售跟我嘀咕过,这次轮毂花样多,可以自己挑,有个哥们选了黑色哑光款,还非要配米其林PS EV胎,说抓地更安静。侧面无框门、电吸门也是标配,不过有朋友吐槽冬天电吸有时候冻住,要等化霜。
后尾部倒是做了不少文章,尤其贯穿式尾灯,一到晚上亮起来像尾翼似的,很唬人。我第一次在地下停车场看见还以为后面停了一台超跑。有人觉得后悬长,其实听维修师傅讲,是为了碰撞安全留出600mm溃缩区,比同级别SUV厚道点。有次邻居倒库不小心蹭上墙,也只是擦掉点漆,并没伤筋动骨。
聊到空间,我特意拉着二宝和老婆去试坐了一圈——常规状态819L行李厢,两口子加俩娃周末露营绰绰有余,把第二排放平据说能塞进2277L(这个数字销售拍胸脯保证),不过实际操作下来,大件物品最好垫层布,不然容易划伤塑料板。有意思的是后备箱边角藏着挂钩、照明,还有一个隐藏储物格,上次放瓶矿泉水差点忘拿走。
坐进驾驶舱,小鹏这套极简风内饰还是熟悉味道,中控只有一块15.6英寸大屏,看惯传统仪表盘的人可能会觉得空落落。不过87英寸HUD抬头显示很讨巧,无论太阳直射还是夜路都够清晰。这玩意儿开高速时特别方便,不用低头瞅导航路线。一位群友自测,在京沪高速暴晒下一小时也没花屏,可惜副驾偶尔反光,有待改进。
座椅舒适度不错,全系前排带加热通风按摩,还有主驾头枕扬声器(听歌私密感强)。第二排配置甚至比上一代提升明显,加热通风全都有,还加了个可折叠小桌板。我老婆第一次体验直接问是不是商务舱待遇。不过座椅皮质容易粘灰,每隔一阵就得用湿巾擦擦。不少新用户反馈,新车气味淡,但中控台缝隙容易积尘,这是设计师忽略的小细节吧。
动力方面只给单电机版本选,没有双电机四驱那种爆发力。但实际日常代步绝对够使,据技师估算百公里加速六秒出头,两种续航版本602km和702km(CLTC标准),市区短途基本告别充电焦虑。有趣的是支持800V高压快充,上回我亲戚试过,从20%冲到80%不到半小时,比他家旧款快太多。不过部分老社区桩位兼容性一般,需要提前踩点才放心。
冷门配置里提一句:副驾遮阳板镜子带照明,对爱美人士很贴心;还有一个自动防眩目外后视镜,在夜间会根据远光灯自动调暗,大大减少疲劳驾驶风险。这些功能平时不显山露水,用起来却让人舒服。小鹏APP远程控制系统升级过,现在能预约制冷预热,冬夏早晚都省事儿,只是信号弱的时候响应慢半拍,经常有人在微信群吐槽连不上服务器,“技术员还在优化”成了客服口头禅……
养护方面其实挺省心,目前4S店工时费适中,就是原厂滤芯价格偏贵,一位南方朋友抱怨换一次空调滤芯比油车贵不少,他干脆网购第三方品牌自已动手解决。据修理厂老师傅透露,这批新平台底盘防锈涂层加强过,下雨天泥泞路段也不用太担心腐蚀问题,不过洗完底盘记得晾干,否则传感器插口易氧化影响灵敏度,这是很多新能源SUV共性毛病吧。
最后补个八卦:今年春季上市那阵,有传言某地区首批现车曾因运输途中遭遇沙尘暴导致表漆受损,被厂家召回重喷。不知真假,但本地交付中心确实延迟了一周才通知提车。当时群里炸锅,好几个准业主以为自己订错型号闹乌龙……
写这么多,其实每个人买G7关注的不一样——空间党盯容量、科技控琢磨智能、家庭用户又惦记舒适配置。而且现在入门版裸价20万出头,对预算有限又想尝鲜纯电B级SUV的人也算合情合理吧。至于销量嘛,就看市场怎么捧场咯,总归谁用谁知道呗!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