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搭载新技术,助力车主预防热失控,网友却讽死道友不死贫道?

汽车圈最近炸开了锅,均胜电子和中国汽车碰撞维修技术研究中心联手搞了个大新闻——“电池弹射”技术! 这玩意儿听着就刺激,号称新能源车电池热失控时,能在一秒内把电池像炮弹一样崩飞出去,保车内人平安。

这操作,网友们直接炸毛了,直呼“损人利己”!这是妥妥的“我活命,你遭殃”的节奏?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一辆比亚迪仰望U8,650公斤的电池包“Duang”的一声弹射而出,砸到路人或者其他车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轻则受伤,重则...不敢想。 万一砸到的是个电瓶车,或者引燃了绿化带,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新能源搭载新技术,助力车主预防热失控,网友却讽死道友不死贫道?-有驾

更扎心的是,这玩意儿还是个“定时炸弹”。燃烧的电池包,想想就后怕,谁能保证它落地后不会引发二次事故?这哪是自救,简直是把风险转移给社会! 这事儿在法律上也说不通啊。

新能源搭载新技术,助力车主预防热失控,网友却讽死道友不死贫道?-有驾

电池弹射出去,真要出了事,这责任算谁的?车主?厂家?还是这个“弹射”技术的开发者?这笔糊涂账,想想都头大。 说实话,这技术的初衷是好的,毕竟电池热失控一直是新能源车的心头大患。

谁也不想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爱车烧成一堆废铁。 但问题是,这技术现在还太“理想化”了,根本没考虑到现实情况的复杂性。

新能源搭载新技术,助力车主预防热失控,网友却讽死道友不死贫道?-有驾

网上有个段子说得好:以后开车,不仅要防碰瓷的,还得防“弹射”的! 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赤裸裸的安全焦虑。

这玩意儿要是真能量产,那车上必须得装个“环境扫描仪”才行。 360度无死角扫描,确定弹射方向没人才行,还得跟导航系统联动,专门挑空旷的地方“发射”。 说白了,这技术现在就是个半成品,离真正落地还差十万八千里。

新能源搭载新技术,助力车主预防热失控,网友却讽死道友不死贫道?-有驾

汽车安全,说到底是要保障所有人的安全,不是牺牲别人来保全自己。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注定走不远。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个方案未尝不是一个思路,但要成为最终方案,势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比如弹射角度、力度、周围环境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损害。

新能源搭载新技术,助力车主预防热失控,网友却讽死道友不死贫道?-有驾

汽车厂商们,与其在这些“剑走偏锋”的技术上花心思,不如踏踏实实地把电池安全技术搞上去。 提高电池的安全性、稳定性,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这就像武侠小说里练功,与其追求那些花里胡哨的招式,不如先把内功练扎实了。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给你一个选择,你敢开一辆屁股后面装了个“电池炮”的新能源车吗?你觉得这种“弹射”技术,最终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