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放大招!油耗降10%续航2100公里仅售8万多,还要啥自行车?

我是隔壁老王,一个开了二十年车的老司机。最近我那辆老捷达终于退休了,换成了比亚迪秦L DM-i 80KM领先型。开了两个月,跑了3000多公里,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车的真实体验。

先说价格,我这台裸车9.98万,赶上4S店促销,加上置换补贴,落地不到9万。这个价位能买到一台插混中型轿车,放在几年前想都不敢想。比亚迪这波操作,直接把合资燃油车的价格体系打崩了。隔壁老张买的轩逸,落地12万,现在看我加油次数比他少一半,肠子都悔青了。

动力系统是秦L的核心卖点。1.5L自吸发动机+电机组合,综合功率比我的老捷达强了不止一点半点。纯电模式下,起步轻快安静,市区代步完全够用。我每天通勤30公里,基本用电跑,晚上回家插上慢充,谷电3毛5一度,充满不到5块钱,比坐地铁还便宜。混动模式下,高速超车也不虚,深踩油门发动机介入还算平顺,没有老款DM-i那种明显的顿挫感。最让我惊喜的是油耗,官方标称亏电油耗2.9L,实际开下来,市区4L左右,高速巡航能跑到3.5L。上个月OTA升级后,据说油耗还能再降10%,不过我这还没跑完一箱油,具体能省多少还得再观察。

空间方面,秦L确实对得起中型车的定位。车长4米8,轴距2米79,后排腿部空间比轩逸、卡罗拉这些A级车宽敞多了。我178cm坐后排还能翘二郎腿,地板几乎全平,中间坐人也不憋屈。后备箱480L的容积,放婴儿车、露营装备都没问题。不过储物空间设计一般,中央扶手箱太小,放个钱包就满了,门板储物格倒是能塞下大瓶矿泉水。

底盘调校偏舒适,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的悬架,过减速带比我的老捷达舒服多了。但细碎震动过滤得不够彻底,尤其是后排在过连续烂路时,还是能感觉到多余的弹跳。转向手感偏轻,虚位略大,高速上需要频繁微调方向,开起来没有德系车那种扎实感。不过考虑到价格,这些都能接受。

配置方面,秦L堆料很足。我这台入门版就有12.8英寸中控屏、倒车影像、定速巡航、无钥匙进入。高配版还有L2级辅助驾驶、座椅通风加热。车机系统反应速度一般,尤其是刚启动时打开导航要等几秒,语音识别也不算灵敏,但基本功能都有。8.8英寸液晶仪表显示清晰,开车时看信息很方便。智能化是秦L的亮点。DiPilot辅助驾驶系统在高速上很好用,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长途驾驶轻松不少。自动泊车功能对新手特别友好,狭窄车位也能一把进。不过车机偶尔会卡顿,尤其是同时开导航和音乐的时候。

品控方面,我这台目前没遇到大问题,就是中控台在暴晒后有轻微异响。车友群里有人反映变速箱低速顿挫,但我这台CVT平顺性还不错。比亚迪的售后网络比较完善,4S店服务态度也比某些合资品牌强。

保值率是个痛点。新能源车本来就不保值,加上比亚迪新车降价频繁,二手行情波动大。不过考虑到买车省下的油钱,长期使用成本还是比燃油车低。

综合来看,秦L DM-i是一款优缺点都很明显的车。它的优势在于价格低、油耗省、空间大;短板是底盘质感一般、车机反应慢、低配安全配置不足。如果你预算10万左右,想要一台省油实用的家用车,能接受一些小缺点,那秦L值得考虑。但如果你追求驾驶乐趣或者品牌溢价,可能还是合资燃油车更合适。

最后说说比亚迪这波操作。第五代DM技术确实厉害,油耗能做到2.6L,还免费给老车主OTA升级,这点比某些新势力厚道多了。但新车降价太猛,刚买就背刺老车主,这点让人不爽。希望比亚迪在追求销量的同时,也能多考虑老车主的感受。毕竟我们这些早期支持者,才是品牌最忠实的粉丝。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