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6月6日的股东大会上,王传福曾一度哽咽着表示,比亚迪对他来说就像生命一样,他只有这么一家企业,无论遇到多大的委屈,都只会专注于自己,绝不会去抹黑别人。
最近一段时间,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说了一句“汽车产业恒大”,让比亚迪一下子成为焦点,成为大家热议的对象。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关于比亚迪的负面评论充斥在各个社交平台上。这家曾经技术共享、行业领头的企业,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王传福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情绪失控了。去年,比亚迪迎来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时,他面对媒体镜头时眼眶都湿润了。
今年年初,销量突破了1000万辆的里程碑,他再次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不过,这次的泪水中多了一丝疲惫,实际上还得从两周前的事情说起。
两周不到的时间里,比亚迪遇到了一场来自其他厂商的全面冲击,河北的一家车企甚至直接向监管部门举报,指出比亚迪的“高负债率”,把它比作了“车圈的恒大”。
在重庆车展的论坛现场,吉利的高管直接开口支持长城,甚至还喊话说如果比亚迪用的是常压油箱,可能就涉嫌违法。其他几家竞争对手也纷纷亮出“0公里二手车”和“财务造假”等过去的“黑料”来抹黑比亚迪。
李云飞当天夜里就公布了财务数据来证明自己清白,并且还详细说明了邮箱的设置完全符合国际行业标准。不过,质疑的声音却一直没有停止,实际上,这些抹黑背后的幕后操作就挺明显的。
其实主要就是嫉妒吧,毕竟比亚迪在2020年代的销量也就只有40多万辆,而到2024年,销量居然一下子翻了十倍,突破了400万辆,还轻松夺得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可惜这个蛋糕其实也就那么大,同行们看到自己快没得吃了,就开始搞出一些舆论,试图压制比亚迪的发展。等到证券交易所和国家监管部门参与进来后,才算真正帮比亚迪澄清了事实。
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有一位股东讲述自己已经清理了其他股票,全部资金都投在比亚迪,王传福听了之后,非常支持,感动得都流泪了。
有人随即表示,王传福的讲话可能是在煽情炒作,但也有不少网友为他辩护,认为王传福没有靠上市圈钱,也不靠做PPT带货,靠的只是实实在在提高技术水平。对于他来说,比亚迪当然是心头的一份情。
就像2003年王传福开始跨行业造车时,整个行业都觉得他是在开玩笑。在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下,他硬是推出了第一辆F3,但却被骂成“抄丰田抄得都不好意思用BYD这个名字了”。
网络上流传着“电池厂别来搞汽车”的声音,这段时间里,比亚迪不仅被嘲讽得很厉害,甚至一度差点断了资金链,连员工的工资也出现了发不出的难题。
十几年来,王传福用500万辆新能源车回应了那些曾经嘲笑他的人,狠狠打了他们的脸,还因为有人坚持相信他,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跟马云把阿里当成一个IP不同,王传福眼里的比亚迪更像是他的“独生子”。
要是比亚迪真的倒下,那将会是中国汽车界最大的一场悲剧。比亚迪的成功不单单归功于那些惊人的销量,更关键的是,它代表了“自主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念。
比亚迪这几年一路走来,不仅推出了刀片电池、DM-i插混系统,还开发了e平台3.0和云辇技术,已经不再只是模仿别人的方面,而是变成被其他车企学习的榜样。当其他厂商还在苦恼怎么让车更省油的时候,比亚迪已经在探索如何减少芯片使用,走得越走越远了。
正因为比亚迪的存在,才让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达到了60%,连丰田、本田这些老牌的日产车企都纷纷开始模仿比亚迪的做法。
曾经有人开玩笑说,过去的中国车企就像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而现在却变成了“摸着比亚迪过河”。从2024年的财报数字来看,比亚迪的净利润已经冲到了400亿。
更不用说,这400亿可不是靠亏钱来冲销量,而是真凭实力靠技术赢得的。在当今的新能源市场,比亚迪完全有实力和特斯拉一较高下。如果说特斯拉的崛起归功于硅谷光环,那么比亚迪则靠着工厂的硬实力,闯出了一条血路。
比亚迪一直坚持自主研发,这不仅给博世、大陆等零部件巨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让传统车企在价格战中变得越来越吃力。
今年前5个月,比亚迪在海外市场表现出色,销售了37万辆,比去年多了一倍还多。你在德国街头也能看到比亚迪的车,泰国的工厂每月生产量已经达到了3万辆。
比亚迪就像个“搅局者”,打破了汽车行业长期以来的市场格局,凭借技术和价格这两大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物超所值。
对于那些靠暴利赚钱的公司来说,比亚迪就像个绊脚石,挡在他们发财的路上。王传福的哽咽其实是一种坚持,比亚迪的发展肯定不会一路顺风,但他从没考虑过通过贬低竞争对手来争取优势。
曾经被看作是“山寨”小厂的这家公司,如今已经成长为全球闻名的新能源车巨头,这背后的关键在于他们对技术的坚守和不断追求。当对手还在忙着模仿海鸥、推出“星愿”,或者仿照DM-i开发“EM-i”的时候,比亚迪的工程师们早就建立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护城河。
甚至那些失联的生产线工业机器人,都是公司自主研发的,这种垂直整合的策略让他们在成本方面远远领先竞争对手。攻击者指责比亚迪技术落后,完全站不住脚。
数据显示,比亚迪拥有超过4万项全球专项专利,研发团队也逼近7万人。在对手还在试图通过舆论来影响市场时,消费者已经用实际行动,用金钱支持了王传福。
比亚迪的展厅里挤满了对比油电混动感兴趣的网约车司机,就连欧洲的年轻人也纷纷排队下单,追逐海鸥的高性价比。与此同时,日本的工程师悄悄地将比亚迪的电机安装到试验台上,进行测试。
这种恶意竞争只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共同利益,只有像比亚迪一样坚持技术创新,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
比亚迪会继续坚持“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奋勇前行。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他们的坚持最终会带来汽车行业的创新和合作机会。
王传福还会继续创造属于他和比亚迪的辉煌篇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