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三亚,海风依旧裹挟着热带气息,但街头巷尾的旅游大巴明显减少。作为传统淡季,今年 5 月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吞吐量虽同比增长 18.6%,但旅行社的日子并不好过。海南吉宏道旅行社负责人坦言,团队游订单较春节旺季下降超 60%,部分中小型旅行社甚至面临歇业压力。这一现象折射出三亚旅游业长期存在的痛点 —— 淡旺季失衡如同 “冰火两重天”,旺季人满为患、淡季门可罗雀的困局亟待破解。
一、淡季之困:自然依赖与业态单一的双重枷锁
三亚的淡季困境,本质上是对自然旅游资源过度依赖的结果。长期以来,阳光、沙滩、海水构成的 “老三样” 主导着旅游市场,而 5 月至 9 月的高温多雨天气,直接导致北方候鸟游客锐减。数据显示,三亚淡季酒店价格普遍下降 30%-50%,部分高端海景房从 2000 元 / 晚跌至 300 元 / 晚,即便如此,部分民宿入住率仍不足 30%。
这种依赖自然禀赋的模式,也导致旅游业态单一化。对比上海迪士尼乐园,其通过全年不间断的主题活动(如 4 月彩色庆典)、会员制度和衍生消费,成功将淡季变为 “特色体验季”,而三亚多数景区仍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以蜈支洲岛为例,淡季虽海水能见度极高,适合潜水等深度体验,但缺乏差异化项目支撑,游客停留时间普遍不足一天。
二、破局之路:从 “资源依赖” 到 “多元共生”
近年来,三亚正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创新探索转型路径。政府层面,2025 年启动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推出十大行动,包括智慧化服务、诚信体系建设和国际化能力提升。同时,推动 “旅游 +” 模式,游艇旅游、低空飞行、婚庆旅拍等新业态快速崛起 ——2023 年三亚游艇出海超 16 万艘次,接待游客 107.9 万人次,同比增长 82.84%,夜间经济、会展经济等也成为新增长点。
市场主体则在淡季推出差异化产品。海南吉宏道旅行社针对家庭客群设计 “四天三晚私人定制游”,整合免税购物、景区门票和特色餐饮,价格较旺季降低 40%,并提供 24 小时管家服务。这种 “小团化、高性价比” 模式,既避开人流高峰,又满足个性化需求,成为淡季突围的典型案例。
三、对标国际:迪士尼经验与三亚的本土实践
迪士尼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其通过 IP 赋能、主题活动和会员体系,将淡旺季差距缩小至 20% 以内。三亚正积极争取引入迪士尼、环球影城等顶级 IP,计划打造大型主题娱乐综合体,同时学习其 “淡季特色体验” 策略。例如,三亚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推出夜间光影秀,鹿回头风景区开放夜游项目,2024 年累计接待游客超 113 万人次,营收增长 39%。
此外,三亚还需强化淡季营销。参考迪士尼的早鸟票策略,部分景区推出 “凭演唱会门票享特惠” 活动,如大小洞天旅游区推出 168 元夏日套票,较原价优惠 58%。海南吉宏道旅行社则联合酒店推出 “机票 + 酒店 + 景点” 套餐,5 月订单量环比增长 25%。
四、未来方向:构建 “四季热” 生态体系
要彻底破解淡旺季失衡,三亚需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深化 “旅游 +” 融合,如依托自贸港政策发展免税购物、医疗康养等业态;二是强化淡季产品创新,开发研学旅行、文化节庆等体验项目;三是优化服务质量,通过 “三亚放心游” 平台实现投诉 “先行赔付”,提升游客满意度。
海南吉宏道旅行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重点开发 “三亚经济圈” 跨区域线路,串联陵水、保亭等地的热带雨林资源,打造 “山海联动” 的淡季精品路线。这种从单一滨海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或许正是三亚从 “半年闲” 迈向 “四季热” 的关键一步。
淡旺季失衡是全球旅游城市的共性难题,但三亚正以政策创新、业态升级和服务提质为抓手,逐步打破这一困局。正如三亚市旅文局所言:“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的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游客的共同努力。当自然禀赋与多元业态深度融合,三亚有望真正实现从 “坐吃山空” 到 “四季生金” 的蜕变。
海南吉宏道旅行社有限公司24小时咨询: 135 1880 0076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