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YU7 于 2025 年 7 月 6 日正式开启全国首批交付活动。雷军在北京小米科技园亲自为首批车主交付新车,并再现了“为车主开车门”的名场面。
首批交付覆盖全国 58 个城市的交付中心。
订单表现还是很火爆的!
开售 3 分钟大定突破 20 万台。1 小时大定达 28.9 万台。18 小时锁单量超 24 万台,创中国汽车工业新纪录。
用户画像。车主平均年龄 33 岁,女性车主占比 30%(较 SU7 首销期高 4.5%)。
小米 YU7 定位智能电动 SUV,核心亮点包括定价。标准版 25.35 万元、Pro 版 27.99 万元、Max 版 32.99 万元。
全系标配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 + V6s Plus 电机。 标准版续航 835 公里(CLTC)。智能化配置激光雷达、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后排 135° 豪华电动座椅、天际屏全景显示。
雷军在交付中延续了 SU7 的“情绪价值”服务模式。
仪式流程 ① 与车主 90° 鞠躬致谢并献花 ② 合影留念(主动让出 C 位)③ 亲自 为车主打开车门并目送离开。
车主称“幸福到眩晕”,社交平台热议“千亿 CEO 开车门”的体验价值。
雷军宣布 “小米正式成为一家车厂” ,强调从 SU7 到 YU7 的产能与口碑积累。产能挑战锁单量超 24 万,需加速产能爬坡(工厂年规划产能 15 万辆)。 20-30 万价格区间竞争激烈,需维持月销超 5000 辆以站稳市场。
雷军通过 “亲民人设”强化品牌黏性
创始人 IP 效应。开车门动作已成小米交车标志性符号,引发全网模仿(如车企老板纷纷效仿)。
用户心理满足。仪式感设计让车主获得“身份认同”,间接推动口碑传播。
小米 YU7 凭借 高性价比配置 与 雷军个人营销的双重驱动,再现爆款效应。交付仪式中开车门的细节,既是品牌温度的体现,也是巩固用户忠诚度的关键策略。后续需关注产能交付进度与用户长期口碑,以验证其在激烈市场中的可持续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