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在高速公路上素有“头号杀手”的称号。
相较于私家车,货运车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杀伤力”更大。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因疲劳驾驶直接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10万余起,造成9万余人死亡或重伤。其中,货车疲劳驾驶引发的事故占比高达54%。
“在以往发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中,疲劳驾驶往往是最大的元凶。”
我们都知道疲劳犯困在行车当中的大忌!
无论车速快慢,眯上一眼,车子可能飞出去几十上百米。轻则毁车伤人,重则车毁人亡!
在高速公路上犯困四秒,就足以诱发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多么可怕的一组数字啊。
实际上犯困这种事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司机都不是很警惕。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不论你是开什么车,安全到家才是最重要的!特别佩服那些一个人开长途车的司机,不仅要有勇敢的心还有过人的技术和毅力!
疲劳驾驶的危害都有哪些?
关于疲劳驾驶,你了解多少?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力、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
前几年,网络上有过一个“你认为身边有哪些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大型调查,在众多投票选项中,除开排在第一位的酒驾以外,疲劳驾驶是被广大网友认为最危险的驾驶行为之一。
很多司机朋友会不同意,疲劳驾驶怎么能和酒驾比呢?事实上,疲劳驾驶和酒驾都是在驾驶员头脑不清醒的情况下驾驶,会导致对路况、车速、安全距离的判断不准确,发生危险的概率也都会大大增加。
和酒驾一样,交通法规对于疲劳驾驶有着明确的规定,驾驶员连续开车4小时就必须要停车休息20分钟。如果每天驾车超过了8个小时或者存在明显体力不足、睡眠不足的情况下驾车的话,就算是疲劳驾驶。
留意:【老司机】是疲惫驾御高发人群!
疲惫驾御经常会发生在老司机身上,或许驾御技术还算不错的司机身上,反而新手或许第一次上高速的司机不简单发生。由于新手驾御技术不太熟练,上了高速略微有点紧张,所以全程都在会集精力开车了,尽管事后会很累,但是至少开车的进程不会感觉疲惫,不会困。老司机开起来比较放松,坐姿和车内温度都调得很舒适,假如车不多,一贯坚持一个姿势不动,周围环境又比较单调,时刻久了后很简单犯困。
高速上困了还在坚持开车,且不说万一睡着了,后果不堪设想。即使没有睡着,那此时的留意力无法会集,判别和反响才能已经大大下降了,动作缓慢或操作不妥,遇到突发情况会慢半拍,或许尺度拿捏不准,原本方向盘打15度就会绕过障碍物,现在或许你会打10度或许打30度。
什么原因容易导致司机犯困
1、 前一天晚上熬夜、晚睡
如今不少人都有失眠的痛苦,再加上其他各种原因。最终导致晚睡或者熬夜,那么第二天开车时就会非常犯困了。
想要白天不犯困,自己的生物钟一定要调整好,如果习惯晚上晚睡的,那么早上就多睡一会儿,在保证自己足够睡眠的前提下慢慢地将自己调整为早睡早起的习惯,不然的话第二天开车无疑是非常犯困的。
2、 早上吃感冒药
如果车主属于轻微感冒的话,早晨起床后尽量不要服用感冒药,因为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安眠药的成分,吃了以后很容易会犯困,这对于驾驶车辆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车主们可以等开到目的地后再吃药。
如果是感冒比较严重的车主的话,还是不要自己开车出行了,尽量让他人代驾,因为本身重感冒的人体质较弱,就算不吃感冒药的情况下也很容易犯困和走神,并且身体状态极其不佳的情况下开车也不太安全。
3.空气流通不好
开车犯困,夏季更为容易出现,夏季气温高,车内空气流通不好,尤其是在午后,人体极易犯困,这时如果行驶在道路环境单一的高速上,更会有催眠效应,加剧驾驶员的困意。
安全驾驶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要“逢三进一”,什么意思?
就是当你路过三个服务区就要进一个,根据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距离,一般来说正好是两个半小时左右。
避免干扰
不同的司机有不同的对抗疲劳的方法,比如说有的车友选择听听音乐,比如说有的人嘴里嚼嚼东西,有的人跟副驾驶聊聊天,这都是很好的办法。

但少雍提醒你的是,无论哪一种方式,你都要做到不能成为一种干扰。
▶比如说你音乐开得太大,或者跟副驾驶聊得很嗨,而且眼睛还不观察路况,这是不行的。

无论你采取哪种方式,这是个人风格问题,但是你一定要记住,这种方式不能成为干扰。
避开疲劳时段
尽量避免在容易疲劳的时候去跑高速,比如说夜间和午后。

夜间驾驶司机很容易疲劳,原因在于精神高度紧张,要时刻关注路面情况,而且用眼的强度会很高,在这种状态下很容易疲劳。

中午吃完饭之后那段时间也很容易犯困。

我还想提醒你的是,在这两个时段除了你自己以外,还要注意周边的交通参与者也会容易犯困,所以要特别的留意,防止他人的错误牵连到自己,不要让自己为别人的错误买单!
疲劳驾驶的危害都有哪些?
感知能力弱化。驾驶员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2-3小时,大脑中枢神经就会产生疲劳,辨认和识别交通标志的能力大幅下降,极易发生追尾、碰撞等事故。
驾驶动作失调。长时间驾驶机动车,使驾驶人肌肉的收缩调节机能降低,致使操作动作节律失调,动作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准确性下降,有时发生反常反应。
注意力下降。随着疲劳的产生,驾驶人的思维能力明显降低,注意范围缩小,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发生困难,有时忘记操作规程,并经常丢失重要的交通信息,甚至走错路线。
判断和驾驶错误增多。严重疲劳者甚至发生手臂发抖、肌肉痉挛、动作失调,驾驶员甚至进入睡眠状态,发生事故就在所难免。
公安交警部门发现有三类人容易发生疲劳驾驶违法行为:
1、过于自信的司机
这类人主要集中于驾驶出租车或客货运车辆多年的老司机,自诩技术过硬,任你什么突发情况,皆是“兵来将挡,水淹土埋”,把疲劳驾驶当作家常便饭。
2、低估危险的司机
从事运输很多驾驶人低估疲劳驾驶的潜在危险,在半睡眠状态下开车。去年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两名驾驶人竟在车辆长途行驶过程中交换驾驶人位置,由于驾驶人处于疲劳状态,车辆失去控制,撞在护栏上,两名驾驶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
3、盲目乐观的司机
这一类人分布最为普遍。掐指一算,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按人数平均下来发生事故的概率也不高,自己应该不会那么倒霉。生命如此珍贵,怎可以此概率来度量,一旦发生危险,不但对自己,也对家庭、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为什么开车总是容易犯困?
有些人只要一开车就变成了“特困生”,据统计,有95%的人有过开车犯困的经历,为什么人一开车就打瞌睡呢?难道是方向盘有催眠功能?
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开车犯困呢?
其一、机械的操作使得意识放松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人的行为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控制,神经系统越活跃,人就越清醒,做出的反应就越敏锐越及时。
在市区出行时,拥挤复杂的交通环境使得驾驶员高度保持警惕,除了注意前方车辆,还要注意过往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还有观察红绿灯斑马线等等,这样一来,驾驶员的神经系统一直比较活跃,注意力也比较容易集中。
与此不同的是,高速公路并没有这些必要细节来提醒驾驶员集中注意力,只需要重复机械的操作,保持车辆以适当的速度运行就行,这样一来,驾驶员的神经系统不再活跃,意识也会放松,困意就会趁机席卷而来。
其二、固定的线路导致视觉疲劳
市区内出行不可能一直沿着一条路走,适时地转弯、多种多样的建筑以及频繁出现的交通信号灯都有助于有效缓解视觉疲劳。反之,高速公路则容易出现视觉疲劳。
真实案例告诉你疲劳驾驶的危害有多大!
案例一:
疲劳驾驶致车辆偏移,货车追尾应急车道违停车辆
2020年10月18日,在沪渝高速武汉向1008KM+750M处,一辆小车停靠在应急车道内更换轮胎。此时从后方驶来的鄂AFR290重型半挂牵引车,方向突然往右偏移,刮撞到停靠在应急车道内的小车。

半挂车驾驶员彭某承认,发生事故之前,自己的精神状态不好,有些疲劳,没有提前观察到停靠在应急车道内的小车。彭某在此次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同时,小车因警示标志设置不规范,距离过近,也被处相应的处罚。
案例二:
3月16日13时许,宁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二中队民警在537国道巡逻时,发现冷水镇毛家村路段一辆小车侧翻在公路旁的水沟里,一名男子在车旁惊魂未定,民警见状立即上前询问。
据驾驶员秦某交代,其中午着急驾车到市里办事,半路困意来袭,车辆突然失控,行驶方向发生偏移,径直开至道路右侧水沟侧翻,所幸其当时系了安全带,没有受伤。本次事故,秦某负全部责任。
因此驾车前若感觉精神状态不佳千万别开车,驾车时一旦身体出现疲劳千万别硬撑,否则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酿成事故!
案例三:2022年11月31日11时44分,谷某驾驶电动三轮车,沿濮阳县国庆路由东向南左转弯时,与沿解放大道由南向北行驶陈某的小型轿车发生碰撞,致谷某受伤,双方车辆不同程度损坏的交通事故。
案例四
高速连续变道

近日,张某某驾驶小型轿车在G30连霍高速武威服务区出口驶出时,连续变道至超车道与张某驾驶的小型轿车发生追尾碰撞,造成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
交警提示:驾车从服务区、加油站等驶出时,要先在右侧加速车道上充分提速,达到合理速度后才能向主线变道,同时不得连续变换2条以上车道。
平时该如何防止疲劳驾驶呢?
1
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效果
睡眠充足是防止春困的关键所在,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做到早睡早起,少玩手机,不熬夜,避免通宵娱乐。只有休息好了,精力充沛,才能避免疲劳驾驶。
2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
行车前不宜吃得过饱,饱腹感容易引起疲劳。排班在11点-14点之间的驾驶员尤其要注意避免吃得过多,并且应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少吃伤胃、油腻、粘滞食物。同时,公司食堂在备餐时,也应当尽量减少油腻。驾驶员自身也要加强体育锻炼,克服消极懒惰情绪,在休息的时间可以在车队或宿舍附近的公园打打球、爬爬山都是不错的选择。
3
充分利用到站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驾驶员到站后可利用间隙小眯一会,用冷水洗洗脸或者下车扭动扭动身体,放松放松脚踝,眼睛向远处看看。比如,东部公交一分公司下属车队,在站台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床位或躺椅供驾驶员发班前小睡一会,防止疲劳驾驶,其效果相当不错。
这两大防困方法,别再用了!
一、清凉油或风油精
开车时在车上准备一些风油精、清凉油之类的东西。犯困的时候,就在太阳穴和脑门上抹一点,凉飕飕的感觉绝对能够帮助你提高精神。
注意:
① 风油精或清凉油的味道,有些同学可能接受不了,大家要量力而行。
② 在使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时,千万不要弄到眼睛上。
二、喝红牛等功能饮料
“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相信大家对这句广告词都不陌生,以红牛为代表的能量饮料广受大众喜爱。
很多人开车时都要准备好几罐红牛喝下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红牛只能暂时解乏,之后却对身体有伤害。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 称,能量饮料可“危害公众健 康”。
以下是为什么开车犯困时不适合喝红牛的三个原因:
欺 骗性警 觉性:红牛等能量饮料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和其他刺激性成分,这些成分可以提供一段时间的警觉性和兴奋感。然而,这种警觉性只是暂时的,并且可能掩盖了疲劳的真实状况,让您误以为自己足够清醒和能够安全驾驶,但实际上您的反应能力和注意力可能已经受到疲劳的影响。
崩溃效应:喝红牛等高咖啡因饮料会导致身体在咖啡因消失后出现能量低落的情况,这被称为"崩溃效应"。当咖啡因的作用逐渐减弱时,您可能会感到更加疲劳和困倦,这对于长时间驾驶来说尤其危险。
睡眠质量受损:喝红牛等含有大量咖啡因的饮料可能会对您的睡眠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您在开车前喝红牛,尤其是晚上喝,可能导致入睡困难和睡眠质量下降,从而使疲劳问题更加严重。
车“开到烂”才知:高速犯困别喝红牛!用这个办法,安心还提神
难道就没有一种不伤害身体但提神醒脑的神器吗?当然有!
小编作为一个有十多年开车经验的老司机,在解困这件事上也试过很多招,但是总是治标不治本。
接下来老司机教给大家简单1招,让瞌睡跑光光!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与教授级研究团队联手,经过长达一年多的研究试验,配方经过100+次调整,上百位司机好友的实测,我们的开车提神 产品终于面世了!他就是:云南本草石斛活力精油。
它是由薄荷、人参、桉树叶、艾纳香等植物提取物制作而成,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还能缓解晕车晕船功能!
1、开车犯困、立刻清醒
仅需一涂一抹一闻,摆脱困乏、精神抖擞
跟口红差不多大小的瓶身,放在车上,随困随用

取出一部分于掌心。开盖后,滚珠设计,不漏液、不沾手,实用兼具按摩,舒适享受

二抹:将醒神霜涂于人中、太阳穴等部位,可以持久提神。

三闻:手上多余的醒神霜可以在掌心抹匀,然后放到鼻子作深呼吸,将分子吸到体内,瞬间感到冰凉席卷全身,达到立刻提神的效果。
2、晕车晕船,有效缓解
晕车,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车内异味太大或者太颠簸引起的。我们知道薄荷、柠檬、柚子、橙子等香味能够有效缓解晕车,而这些成分植物能量醒神它全都有。
在人中、太阳穴涂抹一点,会让人产生一种冰凉感,精神好了,自然就不容易晕车。
3、植物成分 强效醒神
市面上的提神产品有很多,但是要做到不伤害皮肤并且达到强烈醒神效果的却很少。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植物提取物制作。

云南本草植物能量醒神霜内含的薄荷浓度,比市面上常见的薄荷糖强了10倍以上,瞬间让你有冰块入喉鼻的冰感,爽到头皮发麻!
云南本草石斛提神精油的主要提取物还有葡萄籽油、迷迭香叶油、铁皮石斛提取物、薄荷脑等。
以其完美的成分配比,相比于风油精,气味更为清香舒适,刺 激 性更小。
现在小店做活动,价格优惠!
经常开车犯困的朋友,可以多备上几瓶!
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