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浪潮下的燃油倔强?2026款LS用空气悬挂秀操作,却躲不过‘智能脱节’骂名。”近期这款旗舰轿车亮相后,网络争议直指核心——有网友直言“都2026年了还在用非触控屏,这智能座舱是上个时代的遗物”,吐槽其12.3英寸屏搭配触控板的操作逻辑,跟不上奔驰双联屏+AR导航的主流节奏;
更有数据党唱衰“保值率从73.9%跌到55.5%,买LS不如抄底BBA”。顶着“重新定义豪华操控”的宣传,这款起价或超88万的车型,一边靠416马力、38分贝静音展现硬实力,一边陷“老派”争议,究竟是“老钱专属宝藏”还是“时代弃子”?答案藏在真实体验里。
2026 款 LS 燃油版 416 马力,比奔驰 S 400 L 多 103 匹,超车时能多留半秒反应时间,起价还低 10 万 +,相当于省出一台家用代步车钱;但宝马 7 系 3.0T 版虽少 35 匹,靠整体主动转向圈粉更多操控党。
核心配置上,LS 的空气悬挂 + 后轮转向是全系标配,奔驰 S 级得额外加钱选;38 分贝静音比宝马 7 系低 3 分贝,坐后排聊天不用刻意提高音量,就像在图书馆里交流。不过论操控口碑,宝马的 “人车合一” 标签还是比 LS 更深入人心。
智能座舱确实是短板,12.3 英寸屏不能直接触控,靠触控板操作不如奔驰双联屏 + AR 导航直观,但物理按键多,通勤时调空调不用低头看屏,盲操很顺手;LSS + 系统虽不花哨,高速上识别加塞车辆的准确率能到 90%,比很多新势力的智驾更稳。
驾驶质感没让人失望,空气悬挂过减速带像压在海绵上,后排几乎感觉不到颠簸;5.2 米长的车,有了后轮转向,在小区掉头和紧凑车一样灵活。但短板也明显:溜背设计让 180cm 乘客坐后排会顶头,混动版高速油耗 7.5L,比官方数据高 1L,加 95 号油每次多花 20 块左右。
现在新能源豪车抢着涨价,比亚迪仰望 U8 都要百万级,但还有不少通勤者不想换电车,LS 正好补上这个缺口。3 年保值率 55.5% 虽不如以前的 73.9%,但比奥迪 A6L 还高 5 个百分点;明年雷克萨斯要国产 LS,现在这款进口版说不定会成 “稀缺品”,短期贬值比奔驰 S 级慢。而且 2027 年纯电平台就投产了,这款燃油版可能是 “末代绝唱”,长期持有还能沾点收藏属性。
两者都用混动技术,但 LS 的空气悬挂、后轮转向,ES 全系都没有;车身刚性比 ES 高 30%,高速过弯时车身不晃,ES 过弯会明显感觉侧倾。
定位上差得更远,ES 是家用通勤车,LS 瞄准商务和长途场景,LS 后排的加热座椅、真皮用料,只有 ES 顶配才给;3.5T 动力比 ES 的 2.5L 强一个量级,高速加速超车,ES 得踩深油门,LS 轻轻踩就有劲儿。
2025 年 LS 只卖了 520 台,连奔驰 S 级的 1/20 都不到。价格是大问题,日本本土卖 53 万,国内要 88 万起,贵了 35 万;而且都市通勤者想要智能大屏,LS 偏守着机械素质不放;商务用户选车看气场,纺锤形格栅不如奔驰立标有面子,这才是销量上不去的关键。
追求静谧操控 + 打算开 5 年以上的通勤者,选卓越版最划算,比臻越版省 7.5 万还不缺核心配置;纠结智能或怕贬值的,不妨等 2027 年国产化后再看。
最后不妨想想:当电动化席卷豪车市场,这份 “机械豪华” 的坚守,还能留住多少真正懂它的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