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撞测试,测的到底是什么?

近日,理想i8与东风柳汽乘龙卡车的碰撞测试视频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这场看似寻常的安全测试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关于汽车安全评价标准和营销边界的全民讨论。

对撞测试,测的到底是什么?-有驾

从最初理想汽车展示产品安全性能的初衷,到东风柳汽的严正声明,再到中国汽研的官方回应,这场“罗生门”的背后,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深层问题,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各类碰撞测试?

一场测试引发的行业地震

对撞测试,测的到底是什么?-有驾

8月初,理想汽车在新车i8发布会上展示了一段与中国汽研合作的碰撞测试视频。视频中,理想i8与一辆东风柳汽乘龙品牌的二手卡车进行对撞,结果i8表现优异,而卡车则显得“不堪一击”。原本车企展示产品安全性能的常规操作,却引发了轩然大波,舆论漩涡迅速形成。

对撞测试,测的到底是什么?-有驾

网络上的质疑声此起彼伏,面对汹涌舆情,东风柳汽迅速发布声明,认为该测试与实际场景运营存在严重差异,已构成对其品牌的严重侵权。

对撞测试,测的到底是什么?-有驾

作为测试执行方的中国汽研则强调测试过程严格符合所有相关规定和行业标准,未对卡车技术参数进行人为调整。

对撞测试,测的到底是什么?-有驾

8月3日晚,理想汽车发布《关于理想i8安全性碰撞测试的说明》,表示测试并非针对其他任何品牌进行产品质量评价,对乘龙品牌被卷入舆论表示属无心之举。一场看似三方都有理的争议,暴露出当前汽车安全评价体系与营销实践之间的巨大鸿沟。

碰撞测试的科学与局限

要理解这场争议的本质,首先需要了解汽车碰撞测试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现代汽车安全评价体系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各国逐渐建立起系统的安全测试规程。中国的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和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权威评价体系。

对撞测试,测的到底是什么?-有驾

标准化测试通常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偏置碰撞等多种场景,使用统一规格的碰撞壁障,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下进行。理想i8宣称满足C-NCAP 24版规程五星标准,和C-IASI 23版规程G+G+G+A标准,正是基于这类标准化测试的结果。

对撞测试,测的到底是什么?-有驾

然而,此次争议的核心在于理想采用了非标准对比测试,用一辆二手卡车与理想i8实车进行对撞。这类测试虽然视觉冲击力强,但不同车型的重量、结构、用途差异巨大,简单的对撞结果难以客观反映车辆真实安全性能,测试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存疑。而且二手卡车的车辆状况、维保历史等都未提及,整备后的查验情况也未具体说明,这就使得测试结果更加难以作为评判依据。

对撞测试,测的到底是什么?-有驾

中国汽研在回应中特别强调未对卡车的任何技术参数进行人为调整,恰恰暗示了外界对此的疑虑。

营销需求与行业责任的边界

对撞测试,测的到底是什么?-有驾

理想i8本次案例并非个例,近年来,将对比测试引入新车发布会已成为行业标配。前有某品牌对比迈巴赫,后有各路新势力围剿特斯拉,车企们深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营销之道。这种做法的流行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因为在当下信息过载的时代,常规的产品介绍已经难以吸引消费者注意,而有视觉冲击力的对比测试则能迅速制造话题。尤其对新势力品牌来说,需要通过差异化营销在市场中突围,不搞点大动静,怎么从传统车企嘴里抢饭吃?

对撞测试,测的到底是什么?-有驾

奔驰老总之前就公开吐槽说:“部分品牌为了吸引眼球、博流量,采用虚假宣传、操控水军、抹黑竞品等恶意竞争手段。”虽然没点名,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种现象确实在行业内存在。

对撞测试,测的到底是什么?-有驾

理想汽车在声明中强调认可测试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与东风柳汽乘龙品牌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也无意引导舆论,试图规避指责。但客观上,测试视频的传播确实对乘龙卡车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给公众营造出了一种“小车能撞过大车”的假象。这种无意伤害恰恰反映出车企在追求营销效果时,只考虑传播效果而缺乏对行业生态的整体考量,声明中虽然表示乘龙品牌始终值得广大卡友信赖,却始终未就该事件对乘龙品牌造成的负面影响表达任何歉意。

消费者该如何理性看待碰撞测试?

对撞测试,测的到底是什么?-有驾

面对五花八门的碰撞测试宣传,普通消费者该如何辨别?首先,要区分标准化测试与营销性测试。C-NCAP、C-IASI这些权威机构的测试结果可比性强,是评判车辆安全性能更为可靠的依据。而车企自行组织的对比测试,更多是一种营销行为,结果需要谨慎看待。

对撞测试,测的到底是什么?-有驾

其次,要理解安全是系统工程,一次碰撞测试只能反映特定场景下的表现,真正的车辆安全还取决于主动安全系统、车身结构、材料工艺等多方面的因素,撞得惨不等于车不好。

最后,警惕视觉冲击力陷阱,震撼的碰撞画面容易引发情感共鸣,但科学的评价需要理性数据的支撑。消费者可以查阅测试的详细参数和完整报告,不应该仅凭短视频片段做出判断。

安全不应成为营销噱头

汽车安全关乎生命,本应是行业最严肃的话题。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引发的争议,表面上看是一场品牌公关危机,实则折射出当前汽车行业生态建设的深层次问题,那就是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构建既具传播力又恪守专业底线的安全评价体系?

对撞测试,测的到底是什么?-有驾

对消费者而言,建立科学的车辆安全认知体系至关重要,值得信赖的安全性能,源自严谨的研发体系与长期的品质验证,而非一次次的营销表演,真正安全的汽车,不需要靠贬低他人来彰显价值。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既需要竞争带来的创新动力,也需要行业共同维护的基本规则。只有当所有参与者都能在创新与责任、竞争与合作之间找到平衡点,中国汽车产业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