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4月的结束,各大汽车品牌纷纷公布了月度销量数据,汽车市场的竞争态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个充满变数与机遇的市场环境中,各品牌销量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4月汽车市场的风云变幻。
比亚迪汽车销量超37万辆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者,比亚迪 4 月乘用车销量达到了 37.26 万辆,同比增长 19.4%,基本与 3 月销量水平持平。从 1 - 4 月累计销量来看,已突破 138 万辆,同比增长 47%,继续稳坐市场头把交椅。比亚迪旗下王朝、海洋系列车型依旧是销量担当,为品牌贡献了主要增量,高端品牌腾势、仰望也在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吉利汽车超23万辆
吉利汽车在 4 月同样表现亮眼,总销量达 23.41 万辆,同比增长 53%。值得一提的是,其新能源板块(涵盖吉利、领克、极氪)销量突破 12.5 万辆,同比增长高达 144%。其中,银河品牌单月销量近 10 万辆,同比暴增 281%,成为自主品牌新能源攻势中的一大亮点。吉利星愿 4 月销量 36270 辆;吉利银河 E5 热销 13597 辆;吉利银河星舰 7 EM - i 销量 11119 辆。极氪销量 1.37 万辆,虽较之前有所下滑,但 2025 年累计销量 5.51 万辆,仍有 12% 的增长;领克销量 2.76 万辆,同比上升 47%,2025 年累计销量 10.02 万辆,升幅达 26%。
长城汽车超10万辆
长城汽车 4 月销量为 100061 台,同比增长 5.55%,不过本年累计销量 356868 台,同比减少 3.58%。在整体车市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长城汽车积极调整产品策略,旗下新能源车型在 4 月销量为 2.88 万辆,也在努力追赶市场步伐。
小鹏汽车连续6个月交付超3万辆
在造车新势力方面,小鹏汽车连续第六个月月交付突破 3 万辆,4 月交付量达到 3.5 万辆,同比增长 273%,环比增长 6%。截至 4 月底,小鹏年内累计交付已超 12.9 万辆,同比增长超过三倍。小鹏 MONA M03 上市 8 个月累计交付超 10 万台,P7 + 上市 5 个月完成第 5 万台新车下线,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零跑交付创历史新高
零跑汽车堪称 4 月的一匹黑马,交付达 4.1 万辆,同比激增 173%,创下历史新高。其中零跑 B10 上市即上量,交付量破 10000 辆,且中高配车型占比高达 95%,C10 车型则稳居 15 万元级 SUV 主力区间,助力品牌实现单月突破。
理想汽车近3.4万辆
理想汽车 4 月交付约 3.4 万辆,同比增长 31.6%,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凭借其精准的家庭用户定位,每周稳定输出 7000 + 辆,在高端 SUV 市场地位稳固。蔚来交付近 2.4 万辆,同比增长 53%,其中全新发布的乐道品牌首月即交付 4400 辆,为品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小米汽车2.8万辆
小米汽车延续上市热度,4 月交付量超 2.8 万辆,其首款车型 SU7 性能抢眼,且 SU7 Ultra 版本亦已开始交付,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未来潜力巨大。
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也在加速。上汽通用五菱 4 月全球销量 126455 辆,同比增长 22%;新能源销量 69678 辆,同比增长 83.2%。其中,五菱银标 4 月销量 49971 辆,同比增长 41.3%;五菱红标 4 月销量 50938 辆,同比增长 13.8%;宝骏汽车 4 月销量 2838 辆,同比增长 43.1%;海外出口 22708 辆,同比增长 5.5%。
一汽 - 大众 4 月份整车销售 113406 辆,燃油车份额同比增长 0.4 个百分点,大众品牌销售 68001 辆,同比增长 7.9%,燃油车份额同比增长 0.7 个百分点;奥迪品牌销售 36900 辆(含进口车),捷达品牌销售 8505 辆。尽管大众品牌在燃油车领域依靠终端优惠勉强维持增长,但新能源渗透率不足 7%,ID. 系列销售较为疲软。
一汽丰田 4 月销量 65024 辆,同比增长 32%。其中,电动化车型销量 34794 辆,占比 54%;TNGA - K 平台以上高端车型销量 39087 辆,占比 60%,进一步反映出合资品牌电动化进程的提速。
深蓝汽车
此外,深蓝汽车 4 月全系交付 20138 辆,同比增长 58.0%;智己汽车 4 月交付 4366 辆,同比增长 55%;阿维塔 4 月销量达 11681 辆,同比增长 122.6%,创历史新高;岚图汽车 4 月销量 10019 辆,同比增长 150%。这些中小体量品牌也在积极发力,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努力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阿维塔达1.16万辆
从 4 月各汽车品牌的销量数据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仍是推动车市增长的主动力,市场 “强者恒强” 的分化格局愈发明显。头部车企通过产品更新与技术布局持续拉开差距,而弱势品牌则面临更大的交付与市场压力。随着新车型的密集上市、智能化竞争的加剧,以及智能驾驶和供应链能力成为新的市场竞争分水岭,未来汽车市场格局仍将持续重塑,让我们拭目以待各品牌在后续的市场表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