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台本田GL145摩托车的价格是8500元。
那时候,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不过几十块,万元户都是凤毛麟角。
可偏偏有一批人,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硬是把这台“稀罕货”带回了家。
据说当时物资局总共就进了26台,能买到的人,要么有门路,要么是真舍得。
这车一上路,轰鸣声能震醒半条街,锃亮的车身、流畅的线条,往哪儿一停都是焦点。
可谁能想到,几十年过去,车还在路上跑的人,却已经寥寥无几……
8500元买摩托车?
放现在可能有人笑“冤大头”,但经历过80年代的人懂——那是一个物质匮乏却热血沸腾的时代。
买GL145的人,图的不是性价比,是它背后代表的技术和品质。
日本四大摩托车公司的工艺,放在当年就是“天花板”,GL145的耐用性和性能,让无数国产车望尘莫及。
骑它的人,骨子里都有股不服输的劲儿:既然要骑,就得骑最好的!
为什么现在骑它的人不多了?
有人说车老了,零件难配;有人说人老了,骑不动了。
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时代变了。
当年一起飙车的兄弟,有的转行开汽车,有的为生活奔波早丢了激情。
摩托车的轰鸣声里,藏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就像一位老车主说的:“这车陪我跑过生意、追过姑娘,现在它还能发动,可我那些老伙计,已经凑不齐一桌酒了。
”
如今,全国200多个城市实施“禁摩令”,摩托车成了“边缘化”的交通工具。
但清华教授李稻葵曾呼吁:解除限制,能撬动万亿消费市场。
这话听着遥远,却戳中了老车主的痛——当年花大价钱买的GL145,如今只能停在车库吃灰。
政策与情怀の碰撞, 何尝不是时代发展的阵痛?
36年过去,本田GL145 的故事, 早已不是一辆摩托車の兴衰史。
它是一代人的青春纪念册,是技术革新与政策变迁の缩影,更是物质匮乏年代里普通人追求品质生活の倔强证明。
如果你也曾为它心动过, 或は身边有这样的 “ 老骑士 ” ,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
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看见:
那些年我们追过の “ 拉风 ” ,从来不仅仅只是車,而是滚烫で永不回头な青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