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宝马3系换代在即:双肾格栅横向飞翼设计引争议,燃油版或成绝唱,纯电i3续航700公里能否守住运动标杆地位?
上周在慕尼黑工厂见到工程样车那天,车间里几个老技师围着那台G28站了半小时没说话。其中一位跟3系打了二十年交道的师傅最后憋出一句:“这还是咱们认识的那台车吗?”——这大概就是全新一代宝马3系给人的第一印象,熟悉又陌生,像多年不见的老友突然换了套你认不出的行头。
说实话,横向飞翼式的双肾格栅头一回看确实有点不适应。那种竖向的经典轮廓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跟大灯融成一体的扁平造型,晚上点亮环形光带倒是挺唬人。厂家说是为了降风阻,测下来大概能到0.23Cd,另一方面也是给纯电版i3的散热系统腾地方。只是老车主们多半得花点时间接受,毕竟这张脸跟以往的3系实在不太像了。
侧面线条还算保留了些影子,霍氏弯角没丢,但C柱那个倾角明显大了不少,差不多有28度,看着更像轿跑。隐藏式门把手不是弹出那种,内凹感应设计冬天或许不用担心冻住。裙线往上提,后轮拱鼓起来,远看确实有点E46时代的味道。不过后视镜盲区好像比现款大一些,变道时可能得多留个心眼。
坐进车里,最直观的变化是那两块屏幕。中控台悬浮屏加上远端那块弧形辅助屏,物理按键少了七成。车机接入了华为鸿蒙系统,导航响应速度快了不少,CarPlay连上去也没延迟。但曲面屏用久了发热还是有点明显,菜单层级也挺复杂,语音识别暂时不支持方言,这点多少有点遗憾。挡风玻璃上投的那个40英寸HUD倒是挺新鲜,车速导航都能看见,就是大太阳底下偶尔会有点眩光。
动力这块,燃油版还是那台2.0T B48,不过配了48V轻混,启停顺畅多了,市区油耗据说能到8.2升。M350那台3.0T直六加轻混,账面数据500匹,只是排气声浪因为环保法规削弱了不少,多少让人觉得可惜。变速箱逻辑调得更激进,Sport模式降挡快了零点几秒,日常驾驶确实能感觉出来。
纯电版i3的消息倒是值得关注,基于全新平台打造,搭载第六代圆柱电池,续航号称能超700公里。800V架构十分钟能补能300公里,前提是你得找到匹配的快充桩。性能参数还没正式公布,估计单电机后驱版百公里加速可能在5秒多一点,比燃油版快不了太多,但胜在静谧性和能耗控制。
底盘调校这次明显往舒适性上靠了靠。前双球节弹簧减震配后多连杆,滤震比老款好不少,但路感还保留着。高速变道时侧倾控制得还行,比奔驰C级稳一些,转向虚位倒是比E时代车型大了点,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迁就国内路况。后排地台还是凸起18厘米,毕竟后驱平台摆在那儿。
怠速噪声控制在33分贝多,同级里算优秀水平。座椅填充物加厚了些,坐着比现款舒服,腰部支撑得选装才有,这点稍微有点不厚道。天窗比以前大了两成,但方向盘静态振动幅度好像略高一点,不知道量产车会不会改进。
价格方面,2025款取消了320入门版,全系五款车型,终端优惠能到九万多。L2辅助驾驶Pro下放到330Li尊享型,倒是个好消息,但水晶组件这些选装件溢价还是挺高,四千多块钱有点贵。
插混版的消息听说要等到2027年,纯电续航只有100公里,对比自主品牌那些动辄两百公里的续航,竞争力多少有点让人担心。CLAR平台和纯电版Neue Klasse平台分开搞,研发资源分散,不知道最终效果会怎样。
这一代3系,说白了就是宝马在电动化浪潮里做的一次大胆尝试。燃油版或许真成了最后一代,纯电版能不能守住运动标杆的位置,还得等市场给答案。至于那张横向飞翼的脸,看久了或许也就习惯了——就像当年E90刚出来时,不也有人说不像3系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