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奇瑞G700横渡长江,2025大会揭秘中国车新标杆!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76年前,渡江战役的红色信号弹划破长空,那是历史的壮丽一页。

而今,一辆名为“纵横G700”的新能源越野车,正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方式,横渡长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量产新能源车的跨江挑战。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水上穿越,更是奇瑞在2025全球创新大会上,向世界宣告中国汽车工业“另一种可能”的震撼宣言。

眼前这一幕,无疑将成为奇瑞技术实力攀登新高峰的生动注脚。

首次!奇瑞G700横渡长江,2025大会揭秘中国车新标杆!-有驾

然而,纵横G700的壮举,绝非仅是营销上的“惊鸿一瞥”。

它实实在在地展示了中国品牌在新能源越野领域的硬核实力。

对比之下,即便是如路虎揽胜这样的标杆,其涉水深度也仅为900毫米。

而G700,通过核心零部件的IP68级防水处理,将涉水深度推至惊人的970毫米。

这标志着,我们已经从“轻松应对积水路段”的阶段,迈入了“从容穿越江河”的新境界。

这背后,是奇瑞“方舟两栖技术”的强大支撑——双动力推进系统、精密的船体级水舱密封设计、以及确保水下航行稳定的技术,让一辆量产车真正具备了水陆两栖的能力。

可以说,在这个新兴的赛道上,中国品牌已经握住了定义全球行业标准的主动权。

首次!奇瑞G700横渡长江,2025大会揭秘中国车新标杆!-有驾

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笔者回溯到2022年,奇瑞发布了“瑶光2025”战略,这如同为品牌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水”。

该战略明确了火星架构、鲲鹏动力、灵犀智舱、猎鹰智驾、银河生态五大核心技术支柱。

其中,火星架构尤为值得深思,它赋予了车辆极高的“上限”潜力。

首次!奇瑞G700横渡长江,2025大会揭秘中国车新标杆!-有驾

您想象一下,这个架构的兼容性有多强?

它能覆盖轴距2950-3300毫米的B到D级SD/SUV/MPV车型。

在智能化方面,它能无缝对接全域自研的EEA 6.0架构,搭载灵犀座舱和猎鹰智驾。

在驾控领域,它支持主动悬架、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等先进技术。

安全性上,它不仅满足全球5星+的碰撞测试标准,还兼顾功能信息安全,并构建了第三排安全堡垒,甚至能应对80km/h的卡车追尾。

首次!奇瑞G700横渡长江,2025大会揭秘中国车新标杆!-有驾

而在动力层面,BEV车型可搭载前后800kW+1000N·m的矢量四电机,REEV车型则配备前280kW+后250kW的两档电机——没错,您没听错,是马力值令人咋舌的矢量四电机!

补能方面,BEV车型采用1000V高压架构,仅需8分钟即可完成10%-80%的充电;REEV车型则运用800V高压架构,12分钟即可达到20%-80%的电量。

如此全面的能力覆盖,称其为“无所不能”绝不为过。

首次!奇瑞G700横渡长江,2025大会揭秘中国车新标杆!-有驾

回想当时,谁能预料到,这一战略规划,竟会如此深刻地重塑奇瑞的发展轨迹?

三年后的今天,奇瑞已将全球创新大会打造成一个连接汽车产业、跨界伙伴、供应商体系及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平台。

这个平台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技术展示,而是涵盖了创新合作、产品搭载、场景开发、新技术孵化等多个维度。

这难道不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最好诠释吗?

首次!奇瑞G700横渡长江,2025大会揭秘中国车新标杆!-有驾

从“国际化”走向“全球化”,奇瑞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身份蜕变。

但全球化,绝非仅仅是市场的扩张,更是研发实力的全球化布局。

因此,在2025年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正式确立了在全球构建涵盖8大研发中心的协同创新网络,足迹遍布中国研发本部、德国法兰克福、西班牙巴塞罗那、巴西圣保罗等地。

这背后,是人才的集结——奇瑞集团拥有3万名研发工程师、1万名软件工程师,其中硕博研发人员高达6500多人,更有28位首席科学家。

这支精英团队,正是奇瑞全球化战略的坚实后盾。

首次!奇瑞G700横渡长江,2025大会揭秘中国车新标杆!-有驾

笔者的经验告诉我,真正的创新往往源于开放。

奇瑞创立了“无边界研究院”的理念,通过“开阳创新中心”,联合全球100多所顶尖高校,汇聚10000多名高端人才,开展4000多项“星火课题”。

这种开放态度,体现了对知识共享和协同创新的极致追求。

与此同时,“有围墙的研究院”——瑶光实验室群,拥有300多个三级实验室,覆盖5大技术领域,并推进500多个技术项目。

这“内外兼修”的研发模式,无疑是此次大会的一大亮点。

首次!奇瑞G700横渡长江,2025大会揭秘中国车新标杆!-有驾

在新能源车领域,奇瑞始终秉持着“理工男”特有的技术执着,不追求虚浮的表面功夫,而是直指行业最难突破的核心技术。

其中,电池安全一直是电动车发展的关键瓶颈。

而奇瑞对此的回应,是全固态电池技术——“犀牛S”。

在大会现场,这款电池经受了“针刺、电钻”等极端测试,以“不起火、不爆炸”的惊人表现,并满足甚至远超全球各大五星安全标准。

这用最真实的实验和数据,回应了全球车主对电池安全的关切,难道不比任何承诺都更具说服力吗?

首次!奇瑞G700横渡长江,2025大会揭秘中国车新标杆!-有驾

在动力领域,热效率是衡量混动发动机技术水平的核心指标。

市场主流发动机热效率一般在38%到45%左右,向上每提升1%都面临极大困难。

然而,奇瑞鲲鹏天擎发动机已实现了48%的热效率!

这意味着什么?

数据显示,热效率每提高1%,整车油耗就能降低2.5%。

大会现场,一位工程师分享了一个细节:为了提升0.01%的热效率,团队常常付出100%的努力。

这种对技术细节的极致打磨,正是奇瑞作为“理工男”的本色体现。

得益于这一突破,未来混动汽车有望进入油耗“1时代”,能耗成本将无限逼近纯电动车,这对于广大追求经济性的消费者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首次!奇瑞G700横渡长江,2025大会揭秘中国车新标杆!-有驾

在智能化领域,奇瑞的猎鹰智驾,正从“看见”进化到“预见”。

基于猎鹰大模型,奇瑞实现了一段式端到端+VLM(视觉语言模型)的技术路径,让智能驾驶系统不仅能感知环境,更能理解和预测行为。

数据显示,猎鹰700辅助驾驶系统比人驾反应快42%,拥堵变道成功率提升50%,路口通行效率提升67%。

在泊车场景中,系统实现了99%的泊入成功率,泊车耗时降低20%。

这些数字,是冰冷的,却也诉说着智能驾驶的无限潜力。

首次!奇瑞G700横渡长江,2025大会揭秘中国车新标杆!-有驾

而更令人振奋的是,奇瑞RoboCar已在路上,作为国内首个“乘商两用”无人车,它采用L2-L4同架构共算法,计划于2026年全球首发L4并同步运营。

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未来出行场景的深度探索。

首次!奇瑞G700横渡长江,2025大会揭秘中国车新标杆!-有驾

在生态布局,亦或是未来出行连接的维度上,奇瑞的“银河生态”展示了其对未来出行的全景式思考。

其中,技术亮点最具看点的无疑是1.2MW迅龙秒充技术,它实现了“充电5分钟,续航500公里”的突破。

通过构网型架构、球形全矩阵、浸没式水冷等技术,奇瑞彻底解决了充电效率的核心痛点。

在能源生态上,奇瑞展出了V2G(车辆到电网)智慧能源生态,让电动车不再是单纯的用电设备,更成为移动的储能单元,参与电网调节。

奇瑞计划到2030年,将这一生态系统覆盖200多个城市。

这难道不像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智慧体现吗?

首次!奇瑞G700横渡长江,2025大会揭秘中国车新标杆!-有驾

而在汽车之外,奇瑞的探索也未曾停歇。

全球第一个完成软硬件欧盟认证的人形机器人——墨甲机器人,并非存在于PPT,而是现场展示了其强大的能力。

在低空经济领域,奇瑞带来了凌霄飞行平台,构建了未来低空出行的想象空间,涵盖400-2400kg的超5款机型,并集成奇瑞混动动力系统。

奇瑞的全球化视野,其广度和深度,已远远超越了我们原有的认知。

首次!奇瑞G700横渡长江,2025大会揭秘中国车新标杆!-有驾

“不积 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奇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没有浮夸的言辞,只有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坚持自己的技术路线。

当中国汽车工业正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奇瑞提供了一条以技术为基石、以全球为舞台的发展路径。

笔者观察到,奇瑞集团今年1-9月累计销量已突破200万辆,创造了历史最快速度。

其中,新能源车销量更是超过58万辆,同比增长77.1%,增速位居行业前列。

随着2025年奇瑞全球创新大会的召开,奇瑞从国际化走向全球化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速。

未来的奇瑞,正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的征途,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首次!奇瑞G700横渡长江,2025大会揭秘中国车新标杆!-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