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广汽本田展厅里摆着一台溜背造型的纯电SUV,销售兴奋地介绍:"4.6秒破百,续航650公里,顶配才24.99万! "顾客却指着隔壁的小米YU7问:"人家835公里续航才卖25万,你们这车能跑多少真实里程? "五个月后,本田P7的销量数据揭晓:21台、437台、142台、166台、200台。 累计976台的成绩,比不上国产新势力单日销量。
本田这次拼了,四驱版476马力电机能轰出4.6秒破百, 89.8度宁德时代电池包塞进底盘,标称续航650公里。 前双叉臂悬架配可变阻尼,顶配21寸轮毂带BOSE音响。
19.99万起售,比自家燃油版冠道还便宜2万。 销售经理老张在培训会上反复强调:"这是本田史上最大让步! "
现实给本田泼了冷水,上市首月全国只交付21台,连工厂产能的零头都不到。 有经销商把展车停进二手车区,挂出"准新车直降3万"的招牌。
广州某4S店销售小王透露:"来看车的都夸外观帅,但一听说慢充要13个半小时,转头就去隔壁订比亚迪了。 "
本田展厅里的对比图暴露更多尴尬, 同样25万价位,小米YU7车长4米89,本田P7只有4米75。 前者后排能躺平当床,后者虽然轴距2米93,溜背造型让1米8的乘客直不起腰。
经销商开始用极端手段清库存。 山东某店推出"买P7送燃油版飞度",江苏车行打出"首付3万月供888"的广告,7月全国销量仍卡在200台。 仓库管理员老李指着积压的库存车苦笑:"去年冠道加价2万抢着要,现在电车打八折没人理。 "
本田工程师在内部会议中辩解:"我们用了最稳重的方案! "前双叉臂悬架成本比麦弗逊贵40%,全车16个传感器实现L2级辅助驾驶。 车主实测视频显示,自动变道功能在高速上频繁退出,车机导航卡顿得像十年前的产品。有车主在论坛吐槽:"倒车影像的清晰度,还不如我的千元手机。 "
让本田措手不及的是价格战, 比亚迪宋PLUS EV冠军版直降3万,起售价压到16.98万。 深蓝S7增程版用200公里纯电续航+加油无忧的组合,抢走大批犹豫的客户。 本田P7的产品总监私下抱怨:"我们成本压到极限了,电池就占车价40%,总不能亏本卖吧?
本田展厅的灯光依然明亮,但P7的展位已悄悄撤到角落。 销售们更愿意推荐混动版皓影:"要不看看这个? 加油就能跑,省心! "停车场里积压的新车落满灰尘,铭牌上的生产日期定格在2025年1月,那是本田对电动化野心的起点,如今却成了合资品牌转型困境的缩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