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败如雪崩!昔日炙手可热的“韩系车”,为何在华遭遇滑铁卢?

溃败如雪崩!昔日炙手可热的“韩系车”,为何在华遭遇滑铁卢?

还记得2016年的街头吗。那时北京现代的出租车队像蓝色的血液。流淌在每一条主干道上。伊兰特和索纳塔成为一代人的记忆符号。甚至有外国旅客在首都机场降落时。恍惚间以为自己误入了首尔。但如今呢。

溃败如雪崩!昔日炙手可热的“韩系车”,为何在华遭遇滑铁卢?-有驾

韩系车的身影正在快速消失。

销量数据残酷得令人窒息——从巅峰时期年销近200万辆。暴跌至如今不足30万辆。市场份额仅剩2%左右。彻底边缘化。但讽刺的是。现代起亚集团去年全球狂销723万辆。稳坐世界第三大汽车集团。为什么唯独在中国兵败如山倒。是民族情绪吗。是政治因素吗。或许都有影响。但绝不是根源。

溃败如雪崩!昔日炙手可热的“韩系车”,为何在华遭遇滑铁卢?-有驾

真相是。韩系车败给了自己的傲慢。

最致命的是区别对待。海外版车型用最新技术。最智能车机。最扎实用料。来到中国却成了减配重灾区。动力总成落后一代。车机系统卡顿得像上个时代的产品。内饰塑料感扑面而来。甚至连安全性都敢打折。中保研碰撞测试中。多款韩系车成绩惨淡。而同样的车型在美国IIHS却能拿下“顶级安全”评价。这种双重标准。彻底寒了中国消费者的心。

溃败如雪崩!昔日炙手可热的“韩系车”,为何在华遭遇滑铁卢?-有驾

更可怕的是。国产车已经崛起了。

十年前我们没得选。只能在合资品牌的夹缝中寻找性价比。韩系车恰好卡在德日系与国产车之间的空白地带。比德日便宜。比国产“有面子”。但如今格局彻底颠覆。国产车用更低的价格提供更高的配置。更强的智能体验。更懂中国人的需求。15万就能买到续航600公里的电动轿跑。20万拥有激光雷达和城市NOA的SUV。而韩系车呢。还在用老旧的平台。套娃的设计。迟钝的车机。和迷之自信的定价。

溃败如雪崩!昔日炙手可热的“韩系车”,为何在华遭遇滑铁卢?-有驾

价格体系更是全面崩盘。当年帕萨特卖22万。索纳塔只要18万。4万的差价足以让人妥协。但现在呢。雅阁终端价杀到16万。比亚迪汉直接15万起步。特斯拉Model 3不到23万。豪华品牌也放下身段——奥迪A3不到18万。宝马i3终端价跌破25万。韩系车最后的价格护城河。被彻底冲垮。

溃败如雪崩!昔日炙手可热的“韩系车”,为何在华遭遇滑铁卢?-有驾

向上拼不过品牌溢价。向下打不过性价比。韩系车就这样被夹在中间。逐渐窒息。

技术路线更是全面落后。当中国市场全力拥抱电动化、智能化时。韩系车却显得步履蹒跚。IONIQ 5和EV6虽是好车。但来得太晚。定价太高。渠道太少。混动领域被比亚迪和理想碾压。智能驾驶方面更是存在感薄弱。最致命的是。韩系车至今没有真正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产品。依然在把全球车简单汉化后就推向市场。

溃败如雪崩!昔日炙手可热的“韩系车”,为何在华遭遇滑铁卢?-有驾

这种敷衍。注定被抛弃。

所以真的别怪萨德。别怪民族情绪。就算没有这些。韩系车的衰落也是必然。当一个品牌不再尊重它的消费者。不再用心对待它的市场。那么等待它的只有消亡。消费者已经用脚投票。做出了选择。

溃败如雪崩!昔日炙手可热的“韩系车”,为何在华遭遇滑铁卢?-有驾

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可能是全球最残酷的竞技场。这里没有侥幸。没有宽容。只有产品力的真刀真枪。韩系车若还想翻身。需要的不是抱怨。不是等待。而是一场彻底的自我革命——但看看他们如今的动作。似乎依然没有真正醒来。

溃败如雪崩!昔日炙手可热的“韩系车”,为何在华遭遇滑铁卢?-有驾

或许有一天。当现代起亚终于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时。会发现中国市场早已不再给他们留位置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