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理想L9车主还在炫耀“奶爸车”的豪华配置,当小鹏G9用户沉浸于800V超快充的科技快感,大众汽车已经悄然亮出三把“中国手术刀”——大众启动的“众进·向新”巡展,用ID.ERA增程SUV、ID.EVO超快充SUV、ID.AURA智能轿车组成矩阵,在杭州、成都等五城展开一场针对中国市场的精准狩猎。这场以莫比乌斯环为符号的沉浸式展览,藏着传统巨头最激进的本土化宣言:丢掉“德国配方”,改用“中国方程式”解题。
选址逻辑:一场对燃油车用户的“精准狩猎”
大众的巡展地图像一份精心计算过的作战方案。杭州、成都、北京、上海、重庆五城选择,暗含双重战略意图:这些城市新能源渗透率均超30%,同时保有大量大众燃油车主——仅成都一地燃油车保有量就超百万。这种“新能源高地+燃油基盘”的组合,让巡展既能收割新势力用户,又能转化自家存量客户。
选址还藏着区域辐射的野心。北京卡位华北、上海覆盖长三角、成都渗透西南、重庆辐射中西部,配合购物中心等高人流场景,形成对非传统车展受众的精准触达。当消费者在商场偶遇ID.ERA的1000km续航标识时,大众已经完成了一次对理想L9潜在客户的场景化教育。
产品矩阵:三把“中国手术刀”切割细分市场
三款概念车展现出大众对中国市场的解构能力。ID.ERA增程SUV用1000km综合续航直击理想L9腹地,豪华配置瞄准消费升级家庭;ID.EVO以800V高压平台和700km纯电续航对标小鹏G9;ID.AURA则用L2++智驾和年轻化设计抢夺比亚迪海豹的Z世代客群。
这种精准卡位背后是研发前置化策略。ID.AURA基于本土纯电平台开发,ID.ERA采用中国供应商的磷酸铁锂电池,SmartSurface交互屏等配置都针对中国用户习惯优化。大众正在证明:传统巨头一旦放下身段做“中国特供”,产品刀法可能比新势力更锋利。
体验革命:用莫比乌斯环打破“传统车企”认知枷锁
巡展现场那座象征无限创新的莫比乌斯环装置,恰是大众品牌重塑的隐喻。数字光影互动弱化燃油时代印记,四维体验设计构建新认知:机械美学展品冲击视觉,智能座舱交互强化触觉,概念车动态演示展现性能,艺术装置激发情感共鸣。
最颠覆的是从“展示”到“共创”的转变。观众能参与车机UI设计投票,这种互动不仅强化“为中国研发”的真实性,更悄然完成用户心智的转化——当你在屏幕上划出选择时,潜意识已接受“大众变年轻了”的设定。
战略深意:大众的“中国化”方程式如何解题
这场巡展暴露了大众本土化的三大范式:研发由中国团队主导、供应链深度本地化、营销刻意去德国化。展区60%内容强调“中国DNA”,磷酸铁锂电池等核心部件采用本土方案,甚至艺术装置都由中国设计师操刀。这种全面拥抱中国市场的姿态,在传统车企中堪称激进。
但终极拷问依然存在:当大众还在布局800V平台时,中国品牌已冲刺900V高压和城市NOA。2025年量产的ID.ERA能否保持技术领先性?其定价策略又能否延续燃油时代的溢价能力?这场巡展只是大众转型的起点,真正的考验在于:大象转身的速度,能否快过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迭代周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