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最近在汽车圈的存在感,那是一路高歌猛进。原本大家还以为华为只会给几家车企“开小灶”,谁知道,最近压根就是“全民皆可华为”,一众国内车企纷纷排队合作,队伍都快像排茶叶蛋似的了。前阵子媒体还特地去请教长安董事长朱长荣,问他会不会担心这么多人和华为握手,自己家会不会“吃亏”。朱长荣不慌不忙地回答:“无需焦虑。”
道理其实很简单——大家别把华为当成“流量担当”,而是个靠谱的供应商。就像燃油车时代,博世掌管着ABS、ESP那些关键零件,合作车企排队,你见哪家车企为这个伤心?回头看看,现在新能源和智能驾驶成为主旋律,华为像是给大家发外挂,大家都可以用,还能比谁更会用得溜。车企们各显神通,最后拼的还是产品力和服务,谁更受消费者喜欢,谁就能笑到最后。
阿维塔就是个典型。刚上市的2026款阿维塔07,起步价格21.99万起,顶配也不过27.99万,还标配华为最新的智驾系统、鸿蒙座舱5,连5C超充都安排上了。预售才一天,订单就破万,销量节节攀升,8月直接破万大关,同比激增185%。这样的成绩,绝不是纯靠华为加持,产品设计、用户体验都必须拿得出手。
其实现在国内车企,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谁都没走到终点,新能源智能化是个动态竞争过程,还远没有到分个胜负的时候。朱长荣说得很实在,“过程里谁都想抓住最有利的机会。”与华为合作,是当前车企提升智驾水平的捷径,何乐而不为?那些觉得自研性价比低、投入大、风向不定的车企,自然更青睐“抱团取暖”,这种合作是顺水推舟,属于你情我愿。
但说到底,谁家能在消费者心里留下印象,还得靠自己真本事。华为在智能驾驶上给了大家同样的起跑线,往后的赛道靠车企自己跑。谁能在营销、设计、质量上拉开差距,这才是各家的杀手锏。别光盯着谁和华为握的手多紧,内功才是硬道理。阿维塔的原创设计就是个例子,外观有辨识度,内饰有细节,服务也在线,这几板斧拍出来才有销量突破。
其实现在新能源市场的玩法,早把传统的单打独斗变成了“联盟赛”。大家都有合作伙伴,拼的是谁能把供应商的能力消化得更彻底,谁家产品更让人掏钱不犹豫。华为有的是技术,各家车企装上一样的硬件,最后还是要看谁能“调教”出门道,谁能做出令用户尖叫的体验。就像做饭,同样的锅和菜,被哪位大厨炒出味道,那才是真关键。
还有一种声音,说既然大家都用华为技术,会不会队伍越来越拥挤,各家优势都被稀释了?这就像是吃自助,盘子里拼的不是你夹的菜多,是吃得香不香。华为的底层技术只是基础,车企们开发自己的功能,优化自己的人机交互,甚至在售后服务和品牌形象上深挖潜力。等用户真正选车的时候,不会只问是谁家的智能驾驶芯片,更多还是看整体体验。
以阿维塔的成功为例,设计原创度高,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标配,电池还用上了5C超充方案。这种配置落地到21万出头,确实是性价比拉满。如果只有华为加持、缺了自家努力,那销量最多也就是“一阵风”。看阿维塔能连续6个月销量破万,除了华为功能拉分,自家把基础打牢才是最大保障。
回头看看智能驾驶这块,华为给大家铺路,但真跑起来得自家用马。这种模式其实对中国车企很友好——研发压力小了,资源投入少了,市场反馈快了,产品体验好调整了。很多其他厂商若仅凭自研,投资、技术积累、人才储备都要咬咬牙,路走得慢,风险还大。与华为结盟,相当于“上车”新能源,下车就能见效,安全又高效。
当然啦,车企之间的竞争不会因为大家都和华为握手就变得温柔。既然同场竞技,性能、体验、售后都是真刀真枪。哪家产品能抓住用户,哪家品牌能叫得响,谁就能笑到最后。不管你后台多强,前台没实力,终归还是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近期不少圈内人士表示,华为只是智能化转型的工具,谁能用好谁就是赢家。其实市场也是这样,你不会因为博世给你ABS就成了不败之王,大家都用一样技术,关键是“你会不会用”。阿维塔和很多跟华为合作的车企都证明了这一点,技术只能帮你打基础,产品才是“盖楼”撑门面的石头。
长安董事长朱长荣的态度一直很笃定。华为合作规模再大,车企不用太焦虑。新能源和智能化还处于非稳态竞争阶段,没有终点线,说不定下一秒又有新打法冒出来。大家都和华为合作,华为成了智能驾驶的“标配”,恰好是中国车企集体抬高行业水准的时刻。谁跑得快,谁“补课”补得好,最后奖杯上才有姓名。
现在消费者挑车,不止看下智能驾驶,还看设计、价格、配置、用车体验。阿维塔07主打原创外形,内外细节在线,智能座舱一学就会,大电池解决续航焦虑。加上合理定价和不俗的品牌影响力,连报名买车都像抢春运火车票。这些实力都撑着阿维塔的产品线,证明华为加持不是万能钥匙,自家功夫才是后盾。
不用担心行业内卷,把华为引入供应链,只会帮助行业又快又稳。各家车企拼的是谁真正“上得了桌面”,谁能让司机乘客都点头叫好。这种比拼才真实,大家不是在比谁跑得快,是比谁能跑到终点。新能源大潮里,华为只是“送水工”,车企各自“闯关”,最后端的是自己的成绩单。
现在车界就是这样,大家都可以靠华为起步,但能跑多远,看谁能突破自己。阿维塔能靠设计、配置和销量出圈,就是凭硬实力。“合作越多优势越没了”这种说法,其实是“想太多”。谁能把底层技术用成独家体验,谁就是“拿得出手”的好货。
不管趋势怎么变,中国车企唯有自己强,才能笑傲江湖。华为是工具,真本事永远在你手里。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