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竟是一场来自苏联的技术PUA?

最近看到个老故事,说二汽总工程师陈祖涛当年直言,苏联老大哥援助咱们的汽车厂,给的全是美国三十年代的落后技术。我看完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想笑。真的,太阳底下没新鲜事,这简直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典中典,真实到让人觉得荒诞。你以为是无私奉献,结果人家只是在清理自家仓库里压箱底的压缩毛巾,还是过期的。

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竟是一场来自苏联的技术PUA?-有驾

这事儿的本质是什么?讲真,这不是技术问题,这是一个世界观问题。你必须用一种“掀桌子”的思维才能理解。在五十年代那个环境,国家之间哪有什么温情脉脉的“技术交流”?都是黑暗森林,我不过了,你也别想活。苏联给你一套能造车的生产线,目的不是让你强大,而是让你“够用”,并且永远离不开他。这就好比一个修仙门派,要扶持山下的一个村办武馆,他会把自家的镇派心法《太上忘情录》给你吗?想什么呢?他只会把一百年前从敌对门派那儿抢来的《铁砂掌入门》,自己再删掉几个关键穴位图,然后递给你说:“小同志,此乃我派不传之秘,练好了能金钟罩铁布衫,好好干。”

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竟是一场来自苏联的技术PUA?-有驾

练不死你就偷着乐吧。

所谓的解放CA10,原型是苏联的ZIS-150,而ZIS-150的原型,是美国三十年代国际收割机公司的K-7。这套娃套得,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苏联自己当年也是个弟弟,抱着美国福特的大腿搞工业化,把人家的流水线当任意门,直接复制粘贴。等他自己稍微缓过来了,就把这套自己都快玩腻了的二手乐高,打包一下,贴上“ fraternal assistance”的标签,送给了我们。这操作,简直是商业鬼才,不,是地缘政治的表演艺术家。李斌老师要是看到这种操作,估计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精神状态是不是太正常了。

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竟是一场来自苏联的技术PUA?-有驾

所以,陈祖涛总工程师说这是“美国三十年代的落后技术”,这话简直是客气了。这哪是落后技术,这根本就是工业木乃伊。你想想那个场景,当年的工程师们,对着一堆图纸和设备,就像考古队打开了一座尘封的古墓。发动机功率低,油耗高得像个酒蒙子,生产线全是手动操作,造一个零件全靠老师傅的手感和玄学。这哪是造车,这分明是在搞手工业复兴。每一个零件的公差,都充满了工匠的个人情绪。这玩意儿开在路上,司机不是在驾驶,是在跟一头钢铁巨兽进行精神交流,时不时还得下来哄哄它。

我作为一个被现代汽车工业惯坏了的中年人,真的很难想象那个画面。我现在开车,嫌弃的是车机有点卡,是自动泊车停得不够完美。而当年的司机,他们要考虑的是,这车今天的心情好不好,能不能顺利爬上那个坡。这已经不是交通工具了,这是一个需要伺候的祖宗。所以说,不要迷信什么技术参数,真正的技术,是在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里打磨出来的。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特斯拉的FSD,而在中国城乡结合部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判定就快。一个道理。

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竟是一场来自苏联的技术PUA?-有驾
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竟是一场来自苏联的技术PUA?-有驾

苏联给的这套“祖传菜谱”,逼出了什么?逼出了我们自己的“魔改”文化。因为原版实在太难吃了,不,是太难用了,你不得不想办法加点葱姜蒜,换个锅,改个火候吗?二汽的EQ240越野卡车就是这么来的。在苏联给的破烂基础上,结合中国西南山区的变态路况,硬生生给改出了一款神车。这是一种绝境逢生的智慧,一种“你给我的不是最好的,但我就能用你给我的垃圾,玩出花来”的志气。

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竟是一场来自苏联的技术PUA?-有驾
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竟是一场来自苏联的技术PUA?-有驾

但你千万别把这种“苦难叙事”给美化了。这种“自力更生”听多了也烦,搞得好像我们天生就喜欢吃苦一样。能抄作业的时候谁不想抄啊?关键是没得抄,才被迫成了学霸。这就跟现在的新势力造车一样,一开始大家都在说故事,整些花里胡哨的。后来发现不行,市场不买账,蛋糕就那么大,你不去抢,别人就把你的碗都端走了。于是,不装了,摊牌了。价格战打起来,配置堆到顶,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最好的营销不是请客吃饭,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说真的,有时候我觉得现在车里屏幕太多了,还不如当年一个收音机来得实在。一拧,滋啦滋啦的,特有感觉。

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此。苏联的“援助”,客观上,确实成了我们汽车工业的敲门砖。没这块砖,我们可能连门在哪都找不到。它培养了第一代产业工人,锻炼了第一代工程师,让我们有了一个可以骂骂咧咧但终归能跑的起点。但从主观上,这绝对是一次“PUA式”的援助。它给你最低的起点,让你产生依赖,同时又用落后的技术锁死你的上限。

写到这我得停一下,我感觉我把陈祖涛老先生的严肃批评,给解构成了一场网络狂欢。但你仔细想想,历史的真相,不就是一层严肃,一层荒诞么?我们回头看这段历史,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而是要看到,在那场荒诞的、充满算计的国际大戏里,我们作为一个演员,是如何在被限定的剧本里,演出了自己的风格。

你看奔驰,现在天天被人骂,但买的人还是觉得那个三叉星标值钱。这就是品牌玄学,是一种信仰。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什么内饰、公差,他都觉得你在狗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年的“解放”牌卡车,在那个时代,何尝不是一种信仰?它可能浑身毛病,但它争了口气。

所以,苏联援助的那些美国三十年代技术,到底是什么?它是一份侮辱性的礼物,是一剂苦口的毒药,也是一块磨刀石。它让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指望别人高抬贵手,那纯属想瞎了心。唯一的出路,就是把别人给你的《广播体操》,硬生生练出《易筋经》的效果。这个过程痛苦吗?痛苦。憋屈吗?憋屈。但能活下来,就是能活下来。加大加大加大,最后活下来了。

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竟是一场来自苏联的技术PUA?-有驾

所以你看,最好的老师不是朋友,而是那个想坑你但又没把你坑死的二流子对手。他让你看清了世界的真相:除了你自己,谁都靠不住。这才是那批破铜烂铁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不是很讽刺?简直讽刺到家了。

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竟是一场来自苏联的技术PUA?-有驾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