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崇礼要搞什么“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嘉年华”,我第一反应是太阳是不是要打个趔趄。把一堆电动爹请到滑雪胜地去开party,这事儿本身就充满了行为艺术的芬芳。这不叫嘉年华,这叫车企焦虑症的大型户外团建,或者说,一场精心包装过的“清库存”主题庙会。
为什么是崇礼?因为后奥运经济这玩意儿,就像一个巨大的压缩毛巾,看着挺唬人,真泡到现实的水里,也就那么回事儿。场地不能闲着,流量不能断,怎么办?那就得整活儿。什么东西现在最焦虑,最需要流量,最擅长整活儿?那必然是咱们的新能源车企。两拨最需要“搞点事情”的人一拍即合,简直是天作之合,三体人看了都得发来贺电。于是,一场名为“智野无限”的狂欢,本质上是“智熄无限”的营销,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开张了。
他们说这是“汽车+赛事+文旅+消费”四位一体。翻译一下就是:找个由头把你们骗过来,然后用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绊住你们的腿,最后让你心甘情愿地掏钱。深度越野体验?我作为一个前越野爱好者,看到一堆城市SUV在主办方精心挖好的、坡度不超过15度的“炮弹坑”里蠕动,还要配上车主“哇塞好牛逼”的惊呼,我只能说,这比看德云社还有乐子。这不叫越野,这叫给车拍艺术照,背景是泥巴而已。真正的越野,关键不在于你的车有多牛,而在于你叫的拖拉机有多快。
然后是品牌集市、后备箱集市、音乐节。坏了菜了,典中典套餐全给上齐了。这套组合拳的核心奥义就是,用一种“你看我们多有生活情调”的假象,来掩盖“求求你买辆车吧”的真实呐喊。我的天,那 desperation 简直要溢出屏幕了。我能想象到现场销售的眼神,那是一种混合了KPI压力、高山反应和对蹦迪音乐不耐烦的复杂光芒。他们看着那些在后备箱集市买多肉植物的潜在客户,内心一定在咆哮:买什么多肉!买我们的车啊!后备箱大,能装一卡车多肉!
说起买车,这才是图穷匕见的时候。“J3 SHOW京津冀新能源汽车消费节”,听听这名字,多洋气。小米、蔚来、比亚迪这些大神都来了,简直就是一场车圈的华山论剑。但你仔细看这论剑的招式,不是比谁的武功高,而是比谁的嗓门大,谁的折扣狠。车企补贴最高4.8万,组委会再给你添500。
这套逻辑真的很有意思。4.8万的补贴,听着跟发钱一样,但懂的都懂,这就像双十一的优惠券,是一门精密的数学,或者说玄学。你永远算不过商家。而那500块钱,就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抚,或者说是羞辱。它在告诉你,我们为了让你买车,连这点钱都抠出来了,你还好意思不买吗?就问你怕不怕?但是,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必须说句公道话,500块钱不少了,够我吃一顿不错的火锅了。所以说这个事儿吧,它就变得很微妙。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
这场大型户外求生真人秀里,最拧巴的其实是用户。会买奔驰G和卫士的人,他们来这里不是为了什么挑战赛,他们就是来展示自己的。他们的购买逻辑里没有性价比这个选项,品牌本身就是金钟罩铁布衫,是一种信仰。你跟他谈省油,他跟你谈情怀,你跟他谈价格,他直接把你拉黑。而那些真正想买家用车的消费者,他们被拉到这个远离尘嚣的“仙境”,在篝火和音乐的催化下,在销售顾问“哥你看这车多适合你”的迷魂汤里,很可能就一时冲动下了单。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的现实。当下的市场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这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当你在市中心的商场里卷不动的时候,那就把战场拉到山上去,拉到雪地里,拉到一切能拉到的地方。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理想这些品牌在崇礼搞的这一出,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还得就着篝火给你唱首《祝你生日快乐》。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谁是这场崇礼大乱斗的真正赢家?不是那些拿到虚无缥缈补贴的消费者,也不是那些赔本赚吆喝的车企。真正的赢家,是那个在赛道旁边支个摊子卖烤红薯的大爷。他看着这帮铁皮盒子在山路上折腾,看着一帮城里人假装自己是贝尔·格里尔斯,然后默默地把红薯的价格上调了两块钱。他的商业模式简单、粗暴、有效。因为他深刻地洞察了人性最底层的需求:在零下几度的崇礼,没有什么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能比一个烫手的烤红薯更能抚慰人心。
这,才是真正的商业真理。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