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吉利的发展史,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特质:它似乎总在不声不响中,交出一份又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它没有铺天盖地的喧嚣,却能用扎实的产品力、前瞻的布局和持续的技术进化,赢得市场的信赖与口碑。这份人狠话不多的务实作风,恰恰是其作为中国汽车核心力量最值得信任的注脚。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低调的实力派”,看看它背后的深厚积淀与创新锋芒。
经典铸就口碑,帝豪的华丽转身
回溯过往,帝豪系列无疑是吉利深厚内功的最佳代言。以帝豪EC7为例,这位“老朋友”用连续五年月均销量过万的稳定表现,累计超六十万辆的成绩,无声地证明了其卓越的产品力与精准的市场定位。它低调地融入千万家庭的生活场景,成为路口、小区里常见的可靠伙伴。这种基于强大用户基础的信任感,是吉利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当吉利整合品牌战略,聚焦“一个吉利”时,帝豪EC7也迎来了华丽转身,成为“新帝豪”。这次升级并非颠覆,而是精进。设计师巧妙保留了老款经久耐看的黄金比例车身和简约时尚风格,在细节上精雕细琢:飞翼式镀铬进气格栅、层次分明带LED光导的熏黑大灯、更简洁优雅的前后保险杠造型,共同赋予了新帝豪更现代的精致感。两厢版本融合的双排气管设计,则平添了几分动感活力。
内饰的革新同样诚意满满。提供温馨与运动两种风格选择,中控布局更简洁大气,七英寸大屏成为视觉焦点,握感上佳的四幅方向盘提升了驾驶体验。黑色内饰配以红色缝线的座椅,更是点睛之笔,彰显品质感。配置层面更是跃进,G-Link手机互联和G-Netlink智能车载系统带来了前沿的智能交互体验,一键启动、定速巡航、自动空调等舒适配置,以及ESC电子稳定系统、六气囊等高规格安全装备,让新帝豪的实用性与档次感显著提升。
核心动力革命,自研技术的突破
如果说外观内饰的升级是锦上添花,那么新帝豪在动力系统上的革新则堪称革命性。它首次搭载了吉利自主研发的1.3T GeTec DVVT涡轮增压发动机。这台凝聚了吉利心血的引擎,最大功率98千瓦,并在仅仅2000转时就能爆发185牛米的峰值扭矩。它不仅应用了涡轮增压,更融合了成熟高效的双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兼顾了动力响应与燃油经济性。
与之匹配的变速箱选择也颇具心思:六速手动变速箱满足驾驶爱好者的需求,而来自比利时Punch的CVT无级变速箱则以其无以伦比的平顺性,完美中和了涡轮介入时的突兀感,带来丝滑流畅的驾驶质感。这套高效动力组合让新帝豪的极速达到了195公里/小时。底盘虽保持经典的麦弗逊+拖曳臂结构,但转向系统与时俱进地升级为EPS随速电动助力转向,提升了操控便利性与精准度。新帝豪的成功蜕变,证明了在优秀基因基础上持续创新所能迸发的强大生命力。
新能源先锋,引领绿色出行
吉利的务实与远见,在其新能源战略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帝豪EV的问世,就是其电动化征程的关键一步。在北京这样政策严格的市场,帝豪EV凭借过硬实力一鸣惊人,首月即收获1100辆个人用户订单,这并非偶然。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汽油版帝豪打下的坚实口碑基础——年销超20万辆的自主紧凑型轿车冠军,早已证明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帝豪EV的核心优势在于可靠的三电技术。它采用性能优异的三元锂电芯,45.3千瓦时的电量带来253公里的综合工况续航(60km/h等速可达330公里)。搭载的永磁同步电机,起步即能输出240牛米的充沛扭矩,0-50km/h加速仅需4.3秒,日常驾驶动力响应敏捷。充电兼容性极佳,支持五种交直流模式,专用快充30分钟即可补充80%电量,解决了用户的里程和补能焦虑。
更难得的是,帝豪EV在继承帝豪高品质基因的同时,还做到了高性价比和安全标杆。标配ESP车身稳定系统在同价位纯电动车中独树一帜。实际购买价格在政策支持下极具竞争力。吉利更前瞻性地与合作伙伴解决了用户充电时的痛点(如免停车费),展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帝豪EV的成功,为吉利后续密集的新能源产品矩阵(如银河系列)铺平了道路,也印证了其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向“造可持续的好车”的战略升级。
践行双碳使命,可持续发展的深谋远虑
吉利深知,汽车企业的责任远不止于造好车、卖好车,更在于推动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这一国家战略目标面前,吉利展现了头部车企的担当与深谋远虑,并获得了权威认可——连续两年蝉联“汽车与动力电池双碳领导力排行榜”榜首,荣膺“碳中和标杆企业”,与众多知名企业并列。
这份殊荣,源于吉利建立的一套科学、清晰的全价值链可持续方法论。它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贯穿于车辆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
1.绿色制造: 吉利致力于“用绿色的方式制造绿色的车”。在生产端,通过技术创新(如冲压、喷涂环节能耗显著降低)和精细化管理(单车用水、用电、危废大幅下降),实现了显著的减排效果。同时,大规模部署光伏发电(2023年总装机容量已达370兆瓦),积极使用清洁能源。
2.绿色供应链: 瞄准供应链中碳排放“大户”(如电池、金属材料),吉利积极构建可持续供应链体系,设定了到2025年供应端平均减排20%的明确目标,携手全球伙伴共同减碳。
3.循环经济转型: 吉利大力推动循环材料应用(如循环塑料、生物基内饰),提升产品可再生和可回收材料比例。截至2022年,已开发13种新材料应用于25款车型,多款车型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目标是到2025年,主要零部件中循环钢、铝、塑料添加比例显著提升。
4.生产者责任延伸: 吉利前瞻性地布局车辆全生命末期管理,建立回收拆解网络、电池回收网点及溯源管理平台,积极探索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推动资源高效循环,目标是2024年资源综合利用率达75%。
5.多元化新能源技术路线: 在使用端,吉利坚定推进电动化转型(纯电、混动并行),持续提升新能源渗透率(2023年多次突破30%),目标是到2025年新能源车占比达90%,并通过技术精进实现使用阶段减排30%。
这份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并非短期行为。吉利已连续8年披露ESG报告,将可持续发展视为核心战略,并设定了清晰的长期目标:2025年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减少25%以上,2045年实现碳中和。这份持之以恒的努力,也赢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ESG评级持续提升,入选多个重要可持续发展指数成分股,成为中国车企在ESG领域的卓越代表。
结语:实力为基,信任为桥
从经典帝豪的迭代焕新,到帝豪EV在新能源市场的出色开局,再到如今银河系列(如L7、L6、E8)持续获得市场热捧,吉利的产品序列不断壮大,新能源渗透率屡创新高。这背后,是深厚的技术储备、严谨的制造工艺、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更难能可贵的是,吉利将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战略、全球议题紧密结合,以前瞻的视野和务实的行动,深耕可持续发展,践行双碳责任。它用实力证明,追求商业成功与履行社会责任并非矛盾,强大的能力恰恰是承担更大责任的基础。这份“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作风,这份在产品迭代、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上的持续投入与突破,正是消费者信赖吉利的坚实根基。这种信任,源自每一次可靠的出行体验,源自对绿色未来的共同期待。吉利,这位人狠话不多的实力派,正以其稳健的步伐和创新的活力,不断书写着中国汽车品牌的向上之路,向着“让世界充满吉利”的愿景坚定前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