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燃油车市场,简直跟过年似的——谁能想到,往年价格坚挺得像小区门口保安的燃油车们,现在居然一个个拉下身段,打出了五折的促销。奔驰GLB、宝马X1这种“高级脸”,以前看着都得仰着头,现在全都排着队降价,“顶不住了”,大伙儿真的是顶不住了。
你说这价格跌得是挺带劲儿,但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曾经我们身边“买车要早,早买早享受,晚买哭着走”的段子,现在倒像是反着来的。前几天还在犹豫要不要买车的,估计现在都得狠狠捶胸:早知道八月等一等,能省半辆车的钱啊。可是,咱也得想清楚,车价一降再降,到底是商家良心发现了,还是这买卖干不下去了?
首先得问一句,为什么合资品牌、而且是这些大品牌,能把价格往地上一扔?奔驰、宝马、英菲尼迪这些车,之前一副“高冷”的样子,凭什么现在降价还不眨眼?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主因肯定不是“过剩的善良”,而是外面压力大了。新能源车这一年杀疯了,大街上小区里,纯电的P牌、蓝牌越来越多。以前大家坐电梯的时候是聊“加啥油”,现在直接变成了“你家充电桩一小时几度电”。当厂家老板们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看都不屑于看自家油车的时候,不降价卖车,难道等库存积压、员工放假、工厂失业?
再一琢磨,这批降价的还是清一色的合资品牌。这事其实不奇怪,很多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深耕了十几年,背后其实已经有庞大的生产体系和经销网络。但越是“家大业大”越怕停滞,动不动积压一堆库存,哪家撑得住?耗不下去了,只能让利走量。至于那些还试图靠“品牌信仰”撑场的,自个儿也明白:再不出手,消费者的信仰也要被便宜的新能源车一点点磨光。
你说现在卖的是车吗?我看已经卖成基本盘了。促销一波接一波,连我们曾经觉得站得住脚的BBA们(奔驰、宝马、奥迪)都上了跳楼价,这和几年前的市场完全是两码事。有人会说,是不是国产车冲击太大了?没错,长安、哈弗之类的国产SUV,这些年也发力猛得很。原本合资品牌还能靠“洋气”、靠技术壁垒,现在大家都玩技术、玩配置,你降我更敢降,没得选。
问题来了,这轮大降价到底是给谁带来了好处?对于正准备买车的消费者,那肯定是一波福音。曾经觉得买一辆豪华SUV遥不可及的,如今砍掉价格一算,发现贷款一贷、花呗一分,这车就能停进家门。便宜的不是一星半点,该省出来这几万块钱,你拿着干啥不好?买晚点的iPhone、家里塞台洗碗机,谁能拦得住?所以这波降价,对一部分刚需来说,绝对是“捡漏”的好时机。
可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这波福利。你看看买了才半年的老车主们,一个个气得饭都吃不下。早买早享受,没享受出啥,还要眼睁睁看着自己买的车跌价,残值腰斩,二手车商都害怕的行情。有的车主掏心掏肺买了辆“高端豪车”,半年不到掉价十几万,心里能不滴血?这事你怪厂家吗?怪市场吗?市场经济讲究供需关系,谁让你没等到“最低谷”才出手?
说到底,这种跳水式降价,虽然对新买家是好消息,但对品牌其实不是啥长远的福气。大家都有个共同疑问,“以后还会不会再降啊?”这心理预期让观望情绪爆棚。你品牌形象再好,再经不起一次次“自杀式促销”,迟早也会被人当成“谁买谁亏本”的割韭菜。
再看这批降价车的阵容,最猛的全是合资的、进口的。国产车虽然在第三梯队露了脸,但能降的幅度仍有限。其实国产车跟合资品牌近些年打得也挺激烈,合资以为能靠身份优势、多点小科技护城河,结果自主品牌一路高歌猛进,“性价比”直接打到骨头里。这时候再看合资的大幅降价,既是被新能源和国产双重夹击后的被动应对,也是想努力挤出剩余的最后一身油水。
你说降价到底为啥没能彻底让人心安?根本原因是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它不像白菜大葱几毛钱随时能买能卖。很多人买车是一辈子大事,一咬牙贷款再省吃俭用,心想车是资产、能保值。现在倒好,降价一来后手主动,原先的“保值神话”被打破,车成了实打实的“消耗品”。这背后反映出的还有一个事实,我国的油车市场红利期结束了,新能源正在全面冲击油车的蛋糕。
再说厂家,他们真的觉得这样搞下去能长久吗?不可能。降价背后一定是吞咽着库存压力、利润压力,上游供应链跟着闹心,4S店、经销商能赚的也就那么点。长期这样横冲直撞,除了提前消耗掉市场需求,不太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忠诚用户,反而让消费者觉得——再等等,也许下月还能更便宜。
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们这一代人,见证过从无到有,从不足到过剩,现在甚至是从过剩到内卷。之前是“有啥就买啥”,现在反倒成了“再等等”,等降价、等新能源更稳定。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合资品牌如果没有根本性的创新突破,靠价格战去撑场面,迟早会被市场淘汰。你说这是不是一个“破产预警”?表面上看是厂家拼命卖车,实际上是市场信心被抽空了。
更狠的问题是,“价格信仰”一旦破裂,豪华车还值什么钱?再豪华的标,贴在大马路上挤来挤去,跟几年前嘲笑“国产品牌廉价”的样子没啥两样。对消费者来说,攒钱买辆豪车的动力被击溃,反而助推了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现在就连出租车也在考虑新能源方案,谁还稀罕个“燃油豪华”?
再带着点冷静再看这轮促销,厂家救市、经销商断臂、消费者捡漏、老车主肉疼——一个都不少。可要真问“有没有赢家”,还真找不着。厂家回血还没补齐,车主被割韭菜,而“市场稳住”更是无从谈起。这轮降价,其实就是时代拐点的显现:市场卷不动了,商业模式要变天了。
最后再留个问题,假如你现在有买车的计划,你会被这种降价吸引买燃油车,还是转头去钻研新能源?你是不是也在想,“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连奔驰、宝马都扛不住”,那剩下的是不是只能相信手里的钱别贬值,东西能用就行?换个说法,等今天的大降价变成明天的市场常态,对于整个车市,咱们还能指望什么?
所以说,这场8月的燃油车大促销,只是开始,还是结局?你想通了吗?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