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老百姓身边关于电动车的话题又热了起来。
特别是随着新的国家标准即将在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很多人在买车或者换车的时候,心里都揣着一堆问号。
走到电动车市场里,听着销售人员天花乱坠的介绍,更是让人一头雾水。
最常听到的两种说法,一是说现在赶紧买旧国标的车,能给你解开限速,轻松跑到每小时三十五公里以上;二是说电池可以换个大的,换成60伏的,跑得又远又有劲,查不到的。
这些说法听起来确实诱人,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小车跑得快一点、远一点呢?
但这些听起来很美的“捷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真相和风险,今天咱们就把它掰开了、揉碎了,一次性说个通透。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平时骑的,挂着绿色牌照的电动车,它到底是个什么“身份”。
在咱们国家现行的管理体系下,绝大多数地区给电动自行车上的牌照就是绿色的。
它的全称是“电动自行车”,请注意,它的本质和归类是“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的范畴。
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路权和行驶规范,它应该走在非机动车道上,和咱们骑的普通自行车是“同路人”。
当然,凡事有例外,比如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符合国标的电动自行车挂的是白色牌照,但这只是地方管理上的差异,其“非机动车”的属性是全国统一、没有改变的。
与此相对应的,是路上能看到的挂黄色或者蓝色牌照的电动车。
那可就不是一回事了,黄牌车叫“电动摩托车”,蓝牌车叫“电动轻便摩托车”,它们在法律上被明确划归为机动车,管理上是和烧油的摩托车看齐的。
这意味着骑黄牌蓝牌车,你就必须持有相应的摩托车驾驶证,车辆必须购买交强险,上路要走机动车道,并且要严格遵守机动车的各项交通法规。
所以,看懂牌照颜色,就是看懂了车辆的法律身份,这是所有讨论的前提。
弄清楚了“绿牌车”的身份,我们再来戳破那个关于速度的“美丽谎言”。
很多商家为了清理2018版旧国标的库存车,会抛出“旧国标车能跑快,新国标车不行”的说法来吸引顾客。
这完全是一种误导。
事实是,早在2018年开始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中,就已经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
这条规定,在过去近六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电动自行车生产和上牌的硬性标准,从未改变。
因此,无论是旧国标还是即将实施的新国标,任何一辆从正规厂家生产出来、能够合法挂上绿牌的电动自行车,其出厂设定和设计时速的上限就是25km/h。
所有宣称可以超过这个速度的“国标车”,毫无疑问,都是经过了非法的技术手段进行提速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解码”。
这种车辆一旦被查处,就属于超标车,会面临相应的处罚。
那么,国家为什么要死死守住25km/h这条线呢?
这绝非凭空拍脑袋的决定,而是基于大量的交通安全数据和科学论证。
研究表明,当车辆速度超过25km/h后,其碰撞时产生的动能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对于只有简单防护的骑行者和行人来说,伤害将是致命的。
电动自行车的车身结构、刹车系统、轮胎规格等,都是围绕着25km/h这个安全速度来设计的。
一旦强行提速,就等于让一个小学生去举一百斤的杠铃,车辆的制动距离会大大延长,操控稳定性会急剧下降,在紧急情况下极易失控,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这不仅仅是一条法规,更是一条用无数血泪教训划出的生命红线。
而且,为了从源头上堵住非法提速的口子,即将实施的新国标在防篡改方面下了大功夫。
新的技术规范要求车辆的控制器、电池、电机和限速装置必须具备一致性协议,相当于给这些核心部件上了一把“数字锁”。
你想私自换个能跑快的控制器?
对不起,电池和电机不认它,车子直接“罢工”。
这种环环相扣的设计,大大提高了非法改装的难度和成本,让那些想动歪脑筋的人望而却步。
说完了速度,我们再来谈谈电池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速度上不去,那我为了跑得更远,自己加一块电池或者换一套电压更高的电池组,这总不算什么大事吧?
这种想法同样是非常危险且违规的。
国家标准中对电池电压同样有明确且强制的规定: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标称电压不得超过48V。
我们以市面上最常见的铅酸电池为例,一块电池的标准电压是12V,国标车里通常是四块串联在一起,正好是48V。
如果你私自再加装一块,电压就变成了60V;更有甚者,改成72V,或者直接把铅酸电池换成安全标准不明的锂电池,这些行为都严重违反了国家强制性标准,属于非法改装。
限制电压的根本目的,同样是出于安全。
电压越高,车辆的潜在动力输出就越强,也就为超速行驶提供了可能。
更可怕的是,私自改装电路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非原厂的电池和车辆原有的电路系统可能不匹配,线路的粗细、接口的规格都可能无法承受更高的电压和电流,这极易导致线路过载、短路,从而引发车辆自燃。
近年来新闻报道中那些电动车在充电时或行驶中起火的惨剧,很多都是由非法改装、使用了劣质或不匹配的电池所引起的。
这不仅是对自己生命财产的不负责任,更可能危及整个楼道、整个社区的公共安全。
那么,对于续航里程确实有更高要求的用户,是不是就没办法了呢?
当然不是。
国家在制定标准时也充分考虑到了民生需求。
即将实施的新国标中,有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调整,就是将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含电池)上限从55公斤提升到了63公斤。
这多出来的8公斤重量,正是为合规提升续航能力预留的空间。
大家完全可以在48V电压不变的前提下,选择由正规大品牌生产、经过国家3C强制认证的、容量更大(安时数Ah更高)的电池。
这样既能有效延长续航里程,又能确保电池与整车电路系统的匹配和安全,是唯一合法且安全的途径。
在选购车辆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检查车辆是否具有3C认证标志,索要并核对车辆合格证上的参数,比如最高车速、整车质量、电机功率、电池电压等,确保自己买到的是一辆真正合规、安全的“放心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