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电车款式翻倍,油车销量却更稳,三成车主竟说后悔买电车

你以为电车是未来的“香饽饽”?那你就错了。上海车展上,电车新款比燃油车多两倍还涨得欢,这本该是烧钱证明“硬核创新”的战场,却隐藏着三成车主的“后悔录”。

这不仅是一场产品拼抢,更是一场你我都怕面对的续航焦虑和换电池“天价”。燃油车不甘示弱,销量硬硬稳住,电车市场的白热化竞争到底谁赢谁输?真相是在疯狂车海战术背后,那些“买了我后悔”的声音,才是最扎心的回报。

上海车展电车款式翻倍,油车销量却更稳,三成车主竟说后悔买电车-有驾

一、电车款式狂增,是创新,还是卷到死?
2024年4月的上海车展,电车一口气拿出67款新品,燃油车只有30款,数量上电车直接翻倍。但你别被表面火爆迷惑,销量没那么简单。

电车市场虽多款,均摊后每款车型销量只有燃油车的一半,竞争激烈程度想象不到。电车行业的格局,已经是“电车一哥”独占三分之一市场,剩下67%由其他众多车企拼抢,这就造成市场高度分散,刀光剑影。相比之下燃油车品牌更均衡,大众14.8%的份额给到其他品牌更多生存空间,这意味着燃油车市场多点开花、电车市场则是在血海厮杀。

二、电车降价打价格战,燃油车默默“死守”底线
说起价格,电车战线上动辄就惊呆旁人。2024年第一季度,电车一哥把30度电池低端车价格砍到5.68万元,几乎逼近燃油车最低价4.99万。可你知道吗?

这块电池成本高达1.5万元!相比燃油发动机几千元价位,电车成本压力巨大。价格战激烈程度和电池成本压力形成鲜明对比,让电车企业们卯足劲拼所谓“车海战术”,拼尽全力抢占20万元以下中低端市场——那儿可是燃油车争得最欢的地盘。

燃油车反守为攻,销量虽然没有爆发式增长,却凭借品牌影响力和价格优势稳稳把控10万至15万元市场。

上海车展电车款式翻倍,油车销量却更稳,三成车主竟说后悔买电车-有驾

三、电车与燃油车市场份额此消彼长,拉锯战真刺激
2024年上半年电车占市场54%优势明显,但下半年燃油车反攻得手,2025年1月电车份额跌至41.5%。后者又发起反扑,最近双方市场份额就像打台球一样左右来回,基本都在50%左右拉锯。市场份额波动大,说明两种技术的竞争不仅局限于产品,更是消费者对续航、安全、价格等多维度犹豫的体现。

你看燃油车SUV大片都是外资车主持,轿车也是外资为主,品牌力加持让他们还能把持一席之地。而电车一哥深挖高、中、低端市场,下沉20万以下价位市场尤为猛烈,造成了制造成本和销量压力的双重挤压。

四、三成电车主后悔买电车,续航焦虑和换电池贵成硬伤
《2025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最新数据显示,约30%的电车车主坦言买电车后悔打算换回燃油车!这实在扎心,电车厂商打价格战、推新品,车海战术也没能让车主安心。续航焦虑老生常谈,尤其早期电车用户还要面对更换电池成本高昂的现实,甚至换车时二手残值低,投入产出极小,等于“省下”的油费被“撕出”巨额电池费用吞掉。

电车行业的压力可想而知,厂家一边努力抢市场,一边面对着消费者退货潮般的心理危机。燃油车虽然被拿来对比,但后悔率显然低很多,背后的信心差距就在这。

上海车展电车款式翻倍,油车销量却更稳,三成车主竟说后悔买电车-有驾

结语
这场燃油车与电车的拉锯战远不止是技术层面的对决,更是消费者心理、成本效益及市场战略的多维博弈。电车行业疯狂推车型、打价格战,企业背负的成本压力和市场压力却一点也没少。尤其三成车主后悔买电车的现实,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新能源造车的痛点没有被及时解决。

眼下两种车型市场份额来回拉锯,真正决定胜负的可能是接下来的续航技术进步和成本控制能力。你呢?如果让你选,电车和燃油车你怎么看?

敢接招还是继续观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