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算过,一年在油钱上到底能花出去多少?如果你跟我一样,要常年在高速上跑动,动不动两万公里来回折腾,这个油钱真不是小数目。很多人觉得油嘛,该花就花,其实有点道理,但如果能省下不少,何苦白给加油站添钱?我也不是那种抠到滴水的人,但在高速上跑久了才发现,省油,真有“门道”,而且合不合适,钱袋子最有发言权。
我刚开始开车跑高速时,完全是个“小白羊”,看前车快就快,慢就慢,遇到堵就忍不住“插空儿”,油门刹车当成弹钢琴,一路开得心头飞快。但一看油耗,整个人都不好了,动不动8升多、9升油,心疼得不如打个车。跑了一年,自己脑子就转了——这开车的本事不是光看路熟不熟,怎么开才最省事、省心还省钱才是正道。
我就琢磨呀琢磨,慢慢发现一个事:你如果把油门当刹车踩,比如看见前面堵车了才重踩刹车,一会堵一会急加速,一路跟甩鞭子似的,那绝对是油烧得飞快。因为急加速那玩意,真的是油老虎。而且你猛刹车,其实好多本来让车自己滑行掉下去的速度和动能都浪费了,相当于用油换“爽快”,真没必要。
现在,再跑高速,我都练了一个“预判”,开玩笑说都快成开飞机了,老远就看前面怎么样,脑子里提前规划。比如前头有坡、或者前面一片红灯远光我就提前松点油,让车自己溜着走。跟车不靠太近,至少能多出点反应时间。这样一趟下来,油耗都降俩数字。别小看这点油,一年下来省不少呢。
很多人对高速省油还有个大误区,那就是“跑快才更省油”,这说法其实不靠铺。你自己想,每辆车设计出来都有个最舒服的时速区间,也就是经济时速。一般90-110公里每小时之间是最合算的。我试过开到120,字面上快了,油耗却咔咔就上来了。有时候你觉得多跑点路少花点时间,其实钱包瘦的更快。
再说了,频繁变道、超车,其实耗油比你轻松往前杵着还高,动不动又踩油门又收油的,发动机活受罪。省省心、跟着大流,别老想着自己是F1赛车手。你平时多试两天你就明白,啥叫省油全靠稳,到地儿还能少点疲劳。
很多人夏天开长途都爱用空调,这也算是个头疼事。有说法开窗省油,有说空调省油。那到底啥情况省油呢?时速低于80的时候开窗没问题,开到再高,风阻一大反而就不如空调合算。我的经验是,不是必须得开空调的时候,就先开窗子透一透气,把车里热气放出去,得空的时候开空调,温度别老定18、20度,那是折腾自己也折腾油。定在24度就挺好。
再一个被很多老司机忽略的油耗杀手,就是车身重量和胎压。有些人后备箱永远一堆破烂,啥都不舍得扔。多五十公斤,每百公里多0.5升油,你自己掂量下,这种“移动杂物间”到底值不值。还有些人喜欢搞个行李箱放车顶,看着挺帅,其实风阻大得很,不用的时候务必卸掉。
轮胎也是死角。你别小看胎压,低一点点,每个月油钱就打水漂。月月自己测一次,多点空气,少烧点钱。这也是好习惯,正常胎压不仅省油,连安全系数都提高了。
说到这里,有人就问了,自己还是“新手奶爸”,搞这么多省油习惯是不是有点费神?其实都有个习惯过程。一开始多费点心,慢慢练成肌肉记忆。说白了就是你以后看到路况、听车的响动、感觉驾驶状态,自己就懂该松该踩了。而且啊,钱倒是其次,多少算个动力,可你真这么兢兢业业跑下来,车子的折旧慢了、发动机磨损也降了。不信,你自己想想是不是。
再说句心里话,很多人觉得省油小技巧麻烦,其实就怕把油耗当玄学,觉得该花就花。你想想,这一年能省下几千块,三五年买部正经手机了,或者老婆给你买个小礼物也舒坦不是?况且,不光是钱,这里面还有“成就感”呢。你跑完收到油费账单明显降了一大截,心里怎么都美。
其实我这些年奔波下来,感触最深的是:省油不光靠小聪明,最重要是“态度”。你愿不愿意多看一眼路况,多想一步后果,养成一些“懒得动手拆箱子但每次都清一清”的习惯,说白了,这东西是自己的,省的是自己未来。现在都推“环保”,其实开车能省出来的油钱、能省出来的二氧化碳,咱们也没耽误社会,不光省钱的人,还顺带做了点小好事。
最后劝一句,搞这些省油的小窍门不是说你非得抠门,而是打心眼里把自己的精力、金钱和车当回事。你去用心了,路上更安全了,钱包更鼓了,心情也不坏,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老百姓,有时候省出来的不光是油钱,那点小满足才是“开车的底气”。高手不在于开得多快多飘,而在于开得安心、放心,还能少花冤枉钱。说白了,就是聪明人才做的事吧。
希望你们也都能在高速路上越开越顺,还能天天“用省下的钱多吃碗好面”。油钱省到,就算是给自己的犒劳,不丢人。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