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汽车行业,变革之剧烈,足以在行业发展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年初,问界M9横空出世,凭借其高端的配置与独特的设计,在豪车领域撕开一道全新的口子,为市场注入了全新活力。五月,比亚迪秦L强势登场,以其极致的油耗表现和亲民售价,仿佛给传统燃油车的前路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而到了八月,吉利银河E5的问世,如同吹响了纯电时代加速前行的冲锋号,让整个行业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态势。
如今,十月即将来临,汽车行业又将会展现出哪些直观且影响深远的变化呢?
业内资深人士通过对市场的深度剖析与研判,预测自十月起,汽车行业极有可能出现三大重要趋势。这些趋势与普通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以及日常使用息息相关,大家需提高警觉,以便更好地应对潜在风险。
趋势一:一线豪车格局面临重塑
究竟什么样的车才能被称作豪车?简单来讲,售价高昂却依旧能在市场上畅销,便是豪车的显著特征。
基于这一标准,理想与问界的表现无疑十分亮眼。以上周的销售数据来看,理想售出1.2万辆,问界则有0.73万辆入账。反观老牌豪车品牌,奥迪销量为1.11万辆,奔驰售出1.01万辆,宝马仅达0.84万辆。在销量层面,新势力豪车与传统豪门已然不相上下,利润方面亦是如此。
以理想为例,单车利润高达3.14万,盈利状况相当可观。问界虽未明确公布单车利润,但从华为与赛力斯双双实现盈利的结果推测,其单车利润大概率不低,预计超过4万。对比BBA,它们的单车溢价也基本维持在3 - 4万区间。由此可见,将问界、理想纳入一线豪车阵营,可谓实至名归。
然而,豪车市场的竞争远不止于此。除了理想和问界,还有数十家新能源新势力车企在这片红海市场中拼尽全力、激烈角逐。能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存活至今,这些车企无一不具备深厚的技术底蕴与独特的竞争优势。
所以,尽管BBA等传统豪车品牌在新势力的冲击下,市场地位岌岌可危,但最终谁能成功取代它们在一线豪车市场的位置,目前仍充满变数。从现阶段的发展态势来看,小鹏、蔚来等成立时间较早的新势力车企,想要实现突破难度较大。尤其是小鹏,此前冲击高端市场受挫后,已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平价车型领域。
相对而言,极氪、腾势等新兴新势力车企的发展态势则更为稳健。极氪背靠吉利这棵大树,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使其能够在一年内对产品进行三次改款升级,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腾势有比亚迪作为坚实后盾,凭借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将三电机配置车型的价格做到极具性价比,在市场竞争中优势尽显,想不脱颖而出都难。
种种迹象表明,在多方势力的激烈角逐下,一线豪车市场的现有格局即将迎来重大改写。
趋势二:平价电车迅速崛起,有望成为市场主流
在秦L刚上市之时,不少人断言,纯电动车难以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才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但事实证明,这种观点大错特错。
秦L能够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主要归因于两点:一是将油耗大幅降低至2.9升,二是将价格拉低至9.98万的亲民区间。归根结底,就是其超高的性价比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对于经济实用型汽车的需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奇瑞风云A8由于在价格和综合性能上未能展现出足够的优势,市场反响平平。而秦L凭借实惠的特性,成功抢占了大量原本属于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充分证明了只要电车足够实惠,就能够在市场中立足。
回顾过去,受限于成本与技术,电车在性价比方面始终难以与燃油车抗衡。例如,当消费者手握7万元购车预算时,选择燃油车能够买到像轩逸这样实用性不错的车型;但如果考虑电车,却只能买到车长仅3米7的海鸥,狭小的空间极大地限制了车辆的实用性,这也正是电车长期以来难以在市场上大火的重要原因。
不过,当下汽车市场正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平价电车开始全面爆发。吉利银河E8将价格下探至13万,小鹏Mona M03更是低至12万,且轻松实现销量破万的佳绩。如此强劲的产品力,即便是行业巨头比亚迪,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此外,从市场份额分布来看,15万以下价格区间的车型长期占据着汽车市场50%以上的份额,这块巨大的蛋糕吸引着众多车企纷纷布局。目前,长安、奇瑞等车企已经在平价电车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零跑、哪吒等品牌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加快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的步伐。
按照这一发展趋势,平价电车将以极快的速度在市场中崛起,与插混车型携手,逐步蚕食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流力量。
趋势三:车企夸大宣传之风愈演愈烈
当前,车企夸大宣传的现象已经发展到极为严重的地步,几乎没有一家车企能够置身事外。如今的汽车发布会,与其说是展示产品实力的舞台,倒不如说是一场场比拼“吹牛”功夫的盛会。
在技术宣传方面,车企们的说法常常自相矛盾。今天宣称“双叉臂悬架系统优于麦弗逊悬架”,明天又改口称“麦弗逊悬架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在产品质量宣传上,更是乱象丛生。有的车企大放厥词,声称“某些车企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在自家工厂根本无法出厂”,结果自家新推出的车型才行驶400公里,空气悬架就出现塌陷故障,惨遭打脸。
而在众多夸大宣传的行为中,智能驾驶领域的乱象影响最为恶劣。车企们纷纷宣称自己的智能驾驶技术行业领先,从最初的“智能驾驶排名第一”,到“全程无需人工接管”,再到“即便踩油门也很难发生碰撞事故”,各种夸张说法层出不穷。甚至有车企宣称智能驾驶可以让驾驶员“解放双手”,这种误导性极强的宣传,导致一些消费者真的在驾驶过程中完全依赖智能驾驶系统,做出双手脱离方向盘、在车内呼呼大睡等危险行为。网络上这类所谓“智能驾驶”的危险操作视频屡见不鲜,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而车企在面对此类事故时,往往会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
更为严峻的是,当前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缺乏有效法规约束的情况下,车企为了吸引消费者、抢占市场份额,夸大宣传的风气必然会愈演愈烈。因此,广大消费者在购车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被车企的夸大宣传所迷惑。
综上所述,自十月起,汽车行业的这三大趋势已逐渐明晰。新能源新势力有望取代BBA等传统豪车品牌,重塑一线豪车市场格局;平价电车将强势崛起,加速传统燃油车的市场衰退;与此同时,车企夸大宣传的现象愈发严重,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清醒,谨慎甄别信息,避免陷入购车陷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