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本土车企与中国车企的交锋再添新战场 —— 西班牙汽车品牌西雅特(SEAT)已向欧盟知识产权局提起诉讼,指控比亚迪多款车型的命名与自身品牌及车型名称过于相似,涉嫌商标侵权。 这起法律纠纷的背后,是欧洲车企面对中国车企快速崛起时的焦虑与反击。
争议核心:Seal 系列名称被指 “碰瓷” Seat
据《经济学家》报道,西雅特此次的诉讼针对比亚迪在欧盟注册的四款车型名称:BYD Sealion、BYD Seal、BYD Seal S、BYD Seal U。西雅特认为,“Seal” 与品牌名 “Seat” 发音、拼写高度接近,易引发消费者混淆;而 “Sealion” 则与西雅特经典车型 “Seat León”( León 与 “Lion” 发音相同,意为 “狮子”)的联想过于紧密,涉嫌利用西雅特的品牌认知度。
目前,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已在 8 月初将西雅特的诉讼理由送达比亚迪,比亚迪需在 10 月中旬前提交回应。西雅特方面证实,这是一场 “全欧范围的异议”,相关准备工作已持续数月 —— 对车企而言,车型名称是品牌识别的核心之一,此类商标争议在汽车行业并不罕见,西雅特此前就曾反对过 “Eon Automotive”“FR” 等名称及类似 Cupra 品牌图腾的标志注册。但此次对手是比亚迪这样的全球巨头,争议的关注度也随之陡增。
比亚迪在西市场增速迅猛,成西雅特 “心腹大患”
这场命名纠纷的背后,是比亚迪在欧洲市场,尤其是西班牙市场的 “狂飙式增长”。数据显示,2025 年 1-7 月,比亚迪在西班牙已注册 12354 辆新能源汽车(含纯电与插混),同比增幅超 700%;其中纯电车型销量达 6705 辆,甚至超过德国市场(同期德国仅 5125 辆)。对西雅特而言,本土市场正被快速蚕食 —— 比亚迪的增长曲线,恰好与西雅特的业绩下滑形成鲜明对比。
西雅特的财务数据已显露压力:2025 年上半年,其净利润同比暴跌 90%,仅 3800 万欧元(去年同期为 4.06 亿欧元);营收下降 2% 至 75.98 亿欧元,交付量减少 7% 至 32.2 万辆。
更让西雅特警惕的是比亚迪车型的具体市场表现:以此次涉诉的 BYD Seal U 为例,2025 年上半年它以 27098 辆的销量成为欧洲第三畅销插混车型,而西雅特旗下 Cupra Formentor 仅排第八(15708 辆)。
据西班牙汽车制造商协会(Anfac)的数据,今年1月至7月,西雅特和Cupra在西班牙共售出59392辆汽车。其中,西雅特伊比萨(Ibiza)和西雅特阿拉贡(Arona)分别成为西班牙第四和第五畅销车型。同期,比亚迪在西班牙的销量达到了12354辆,虽然低于MG等其他中国品牌,但其迅猛的增长势头也加剧了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
欧洲车企 “抱团抗中”?比亚迪已开始 “破局”
目前西雅特正与欧盟协商关税豁免(可能通过 “约定价格下的配额制”),但欧盟议会相关人士透露,在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单独为西雅特开绿灯 “难度极大”。而比亚迪等中国车企也在调整策略:除纯电车型外,插混车型正成为新的突破口 —— 这恰好是欧洲本土车企此前的优势领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