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最安全的老好人,沃尔沃,终于疯了

沃尔沃最近整了个新活,搞出来一个超混的豪华SUV,数据拉满了,说是纯电能干200多公里,油电混合能跑1200公里。

这数据一出来,我第一反应不是牛逼,而是沃尔沃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就像一个班里常年考前十名的三好学生,突然有一天开始在课桌上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刨他祖坟”。

那个最安全的老好人,沃尔沃,终于疯了-有驾

你不知道他是开窍了,还是颠了。

讲真,在今天这个车圈,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这是一个标准的“黑暗森林”副本,所有人都在用“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姿态互相碾压。理想是直接把冰箱彩电搬进车里,问界是把华为全家桶塞进去,小米更是重量级,直接摊牌了,我就是来把桌子掀了的。

大家都在拼命整活,用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方式,从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角度,给你来一记狠的。

在这样的一个修罗场里,你作为一个传统的、以安全和环保著称的“老钱”品牌,突然亮出来一个参数看起来非常“水桶”的肌肉车,就显得特别魔幻。

这就好比两个雷电法王正在互相扔闪电风暴,你一个练金钟罩铁布衫的突然冲到中间,大喊一声“我物法双修,还能给自己回血,就问你们怕不怕?”

人家怕不怕我不知道,但人家肯定觉得你脑子有点问题。

我们来解构一下沃尔沃这个车,这操作骚在哪里。

在它出来之前,这个价位的豪华插混,突出一个“拧巴”。要么是油改电,底盘还是那个老油车的底盘,硬塞个电池进去,开起来头重脚轻,像个被强行灌了茅台的举重运动员,走两步都晃。

要么就是纯电续航短得可怜,一百来公里,刚出城就没电了,剩下全靠发动机嗷嗷叫,那不就是买了个电动爹的爹吗?纯属花钱买罪受。

沃尔沃这次说,不装了,我摊牌了,我这个底盘就是专门给混动设计的。然后塞了四个电机,搞了个三挡变速箱,再加上一块能量密度很高的“能量压缩毛巾”。

我为什么叫它压缩毛巾?因为这玩意儿就像一块压缩毛巾,平时看着不大,真要用起来,吸饱了电能,哗一下就展开了,200多公里的纯电续航,日常通勤一周都不用充电,直接把这车当电车开。

这一下就把之前那些豪华插混的底裤给扒了。

别人是“我虽然纯电短,但我有油啊”,沃尔沃是“我纯电就够你跑了,我还有油,我能跑1200公里,气不气?”

这是一种典型的掀桌子行为,虽然掀得没有那么惊天动地,但足够让一桌子人吃饭的时候心里犯嘀咕。

更有意思的是它的动力。

百公里加速5秒出头。这个数据,放在电车里不算顶尖,但放在一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沃尔沃SUV身上,就非常“道诡异仙”了。

我作为一个曾经拥有过老款XC60的中年人,对沃尔沃的印象就是稳,稳如老狗。你开着它,就像穿着北欧极简风的棉麻衣服,心里想的是环保、家庭和远方,你根本不会有任何地板油的冲动。

那个最安全的老好人,沃尔沃,终于疯了-有驾

现在你告诉我这台车能5秒破百,馈电状态下动力衰减还不大。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一个穿着西装的大学教授,突然掏出了两把西瓜刀,一边表演胸口碎大石,一边问你“同学,今天的论文写完了吗?”

这种反差感,才是最致命的。

它解决了混动车一个非常恶劣的痛点:馈电后的虚弱。很多混动车满电是龙,馈电是虫,电量一低,发动机一边要驱动车,一边要给电池充电,那感觉就像你一边跑百米冲刺,一边还要自己给自己输血,突出一个精神分裂。

那个最安全的老好人,沃尔沃,终于疯了-有驾

而沃尔沃这个四电机加变速箱的组合,用一种极其复杂、极其不计成本的、三体人看了都想骂街的方式,强行把这个问题给优化了。

就是硬堆料。

加大加大加大。

用四个和尚抬水,来解决一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

这种思路,你不能说它不暴力,也不能说它不有效。

但能过,就是能过。

写到这我突然觉得,我把沃尔沃比作一个中年人是不是有点太刻薄了。但你仔细想想,真的很像啊。

它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我全都要”。

我要纯电的安静平顺和低成本,我要油车的长续航和无焦虑,我还要高性能的加速,最后,我不能丢了沃尔沃“安全”的祖传金钟罩。

这种心态,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年男人,既要扛起家庭的责任,又想保留一丝年少的轻狂,既要在酒桌上跟人称兄道弟,回到家还要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他试图用一个产品,解决所有的矛盾。

但这个世界最大的矛盾,就是消费者没钱。

讲真,我最近看那个《道诡...》,算了不提了。我感觉现在车圈就是这个状态,所有厂家都在“既要又要还要”的路上疯狂内卷,试图造出一个“六边形战士”。

沃尔沃的这个新车,就是这样一个战士。它几乎没有短板,除了价格。

比纯油版贵个七八万,这个价格,在今天的中国市场,能买到一台非常不错的国产新能源了。

这就回到了那个终极问题:人们到底是买一个“水桶”,还是买一个“长板”?

当隔壁理想已经把车内打造成KTV包房,当小米用流量和生态把你安排得明明白白,当比亚迪用DM-i把混动价格打到十万以内的时候,你沃尔沃跑过来说,“你看,我的发动机热效率44%,我的电池是叠片工艺,我的车身结构更安全。”

这些东西,重要吗?

重要。

但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感知不强。

这就好比你追一个姑娘,你跟她说你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热爱运动,结果情敌直接开着法拉利来了。

你所有的优点,在巨大的优势面前,都显得有点无力。

但这一切都没用!因为这个市场不讲道理!

所以,沃尔沃这波操作,到底是在大气层,还是在地下室?

我觉得,它可能是在平流层。

它看透了市场的疯狂,但又不愿意完全放下自己的身段和骄傲,去跟那帮“疯子”贴身肉搏。

于是它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在自己的领域里,把自己卷死,从而让别人无路可走。

它赌的是,市场上总有那么一批人。

这批人,他们想要新能源的体验,但内心深处对纯电依然有恐惧;他们认可传统豪华品牌的价值,但又觉得BBA的电车都是些什么玩意儿;他们需要一个足够安全的车来承载家人,但又不希望这台车开起来像个老大爷。

这群人的画像,和沃尔沃自己的画像,高度重合。

说白了,沃尔沃这次不是在跟理想蔚来小米们抢用户,它是在拯救自己那些快要叛逃的用户。

它在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来维护自己品牌玄学的基本盘。

会买这台车的人,可能根本没仔细算过这七八万能不能从油费里省回来。

他们买的,就是“沃尔沃也出了一台很牛逼的混动”这个事实本身。

那个最安全的老好人,沃尔沃,终于疯了-有驾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这车的最终销量,其实并不取决于它1200公里的续航,也不取决于它5秒的加速,而是取决于,究竟还有多少人,愿意为“沃尔沃”这三个字所代表的那种安全感和生活方式,支付一份不菲的溢价。

这,才是真正的玄学。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