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买宅,万金买邻。”这句老话,现在听来,别有滋味,挠人心窝子,不是吗?
前些日子,帕加尼又祭出一桩“壕”无人性的事件,端出一台定制版的Zonda,冠以“崑崙”之名。说白了,就是有位金主爸爸,想必是咱们华夏的,一掷千金,请帕加尼Unico部门在既有Zonda的骨架上,另起炉灶,打造出一辆绝无仅有的陆地飞行器。车身裹挟着一袭靛蓝裸碳纤维战袍,灵感汲取自巍峨昆仑,尾翼幻化为双层式样,更移植了F1赛车那般风骚的车顶进气口,总而言之,怎么夺人眼球怎么来。
消息一出,舆论场沸反盈天。有人艳羡,财大气粗,能让帕加尼俯首帖耳;有人惊叹,此车乃艺术瑰宝,代表了汽车工业的巅峰造诣;当然,也不乏精打细算的看客,暗自盘算,这得多少身家,够自己栉风沐雨奋斗几辈子了?
老实讲,我也垂涎这车的身价几何,但更引发我思忖的,是其背后潜藏的社会肌理。一辆价值连城的超跑,对于芸芸众生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莫非仅仅是高不可攀的财富图腾?
不妨先解构这辆车的“降生”轨迹。帕加尼坦言,这并非横空出世的全新力作,而是基于既有Zonda的迭代升级。换言之,这位大佬挥金如土,购入的不仅是一台座驾,更是一份“举世无双”的身份勋章。这就好比,别人身着成衣,你却定制华服,且是环宇独一无二的孤品,那份尊荣感,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再来品味“崑崙”的命名。昆仑山,于华夏文明的语境下,乃是神祇栖居之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这位大佬将爱车命名为“崑崙”,是否亦欲与此文化意象产生勾连?其背后,是否也暗藏着一种对自我价值的标榜和对社会地位的渴求?
类似的案例,实则屡见不鲜。早些年,便有人斥巨资拍下“88888”的车牌,无非是图个口彩,博个颜面。还有琳琅满目的奢侈品,动辄数以万计,乃至百万计,说句实在话,其功能性或许还不及几百块的国货精品,但为何仍有人趋之若鹜?
盖因其象征着一种“阶层”,一种“格调”,一种“功成名就”。而我们大多数人,无不在追逐此物。追逐财富,追逐权柄,追逐他人的首肯,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关键在于,我们追求这些东西的初衷为何?是为了取悦自身,抑或为了向世人昭示自己的非凡之处?
依稀记得曾看过一部纪录片,聚焦于一掷千金者的生活百态。他们蜗居于琼楼玉宇,驾驭着豪车名驹,身披绫罗绸缎,却往往并不怡然自得。他们忧虑,他们空虚,他们甚至比升斗小民更加茕茕孑立。缘何?盖因他们将人生的价值锚定于外在的物质堆砌之上,而非内在的精神沃土。
我们总是歆羡那些坐拥超跑、豪宅的人,臆想他们的人生定然尽善尽美。殊不知,人各有命,人各有苦。财富固然能带来物质上的丰盈,却无法包治百病。
那么,我们当以何种姿态审视这些“天价”商品呢?窃以为,我们不妨欣赏其精湛的工艺,赞叹其卓越的美学,但切莫过度沉溺于其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勿将其奉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圭臬,更莫要为了追逐其而迷失自我。
毕竟,真正的幸福,并非在于拥有多少身外之物,而在于拥有多少爱,拥有多少欢欣,拥有多少对未来的憧憬。我们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投注于提升自身修为,完善自身品格,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
或许,终有一日,我们也能有幸购置帕加尼,但更为关键的是,我们明了为何要购入它,以及购入之后,我们将如何安放它。这才是重中之重。因为,金钱能筑起华屋,却买不到家的温馨;金钱能购得书籍,却买不到求知的渴望;金钱能拥有座驾,却买不到自由的灵魂。您说,是否确乎如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