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8纯电版要来了!全系标配100度宁德时代电池,CLTC续航705km,800V高压平台加持,8月上市——这消息一出,不少老铁估计跟我一样,心里咯噔一下:之前不是说要“全新设计”、“颠覆性升级”吗?结果一看,纯电版直接沿用增程款的外观和尺寸,长宽高5190×1999×1795mm,轴距3105mm,提供5座或6座布局。好家伙,不玩虚的,先把“电”给足了再说。那这台车到底值不值得等?我扒了资料、问了身边几个新能源老司机,咱们今天就来唠个实在嗑。
外观:稳重有余,惊艳不足,但细节藏着“小心机”
先说外观。问界M8纯电版延续了增程版的设计语言,整体走的是“旗舰级大SUV”的沉稳路线。前脸依旧是封闭式格栅+贯穿灯带,两侧大灯造型犀利,配合下方导流槽设计,风阻系数应该不会差——虽然官方没公布具体数值,但这类大型SUV能做到0.26Cd以下就算优秀了。我问了下一位开M9的车主老李,他说:“M8这造型,路上辨识度是够的,但要说多惊艳?那还真没有。”
但细节上,纯电版在轮毂和侧裙处做了微调,部分高配车型用了低风阻轮毂设计,目测能省个0.01-0.02Cd。我试过类似设计的Model Y,高速跑起来确实更安静,能耗也低那么一丢丢。这说明问界在“看不见的地方”下了功夫——毕竟对一台700km+续航的车来说,每0.01的风阻优化,都意味着多跑几公里。
内饰:空间是王道,座椅布局灵活,但智能化才是重头戏
坐进车里,第一感觉就是:大,真大。3105mm的轴距,配上5座或6座布局,后排跷二郎腿毫无压力。我身高178cm,坐第三排也能伸直腿——这在同级里算很能打了。一位二胎家庭用户王姐跟我说:“我们家试过几款六座SUV,M8这第三排不是‘应急专座’,孩子坐一小时都不喊累。”
智能化方面,问界M8纯电版大概率延续华为鸿蒙座舱。语音响应快、车机流畅、多设备互联——这些已经是鸿蒙的老招牌了。我用过M7,语音指令“打开车窗20%”都能精准执行,比某些“听天由命”的系统强太多。纯电版应该会升级到最新版本,支持更多场景化服务,比如根据电量自动规划充电路线,或者根据天气调节空调预热。
不过有个问题:全系标配大电池,会不会影响地台高度? 目前暂无相关数据,但从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封装技术来看,大概率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毕竟电池平铺在底盘,设计得当的话,进出便利性不会打折扣。
动力与续航:100度电+800V,这是“续航焦虑终结者”?
重点来了——三电系统。问界M8纯电版全系搭载宁德时代100kWh电池,CLTC续航705km。注意,是“全系标配”,不是顶配才有。这意味着你买低配后驱版,也能拿到这块大电池。这操作有点狠:通常车企会用电池容量做高低配区分,你得多花钱才能买长续航。问界反其道而行,等于把“续航”这项核心体验直接拉平。
低配后驱,高配四驱,标配800V高压平台。800V的好处我就不多说了——充电快。按行业平均水平,800V平台在4C快充桩上,10-15分钟能补能300km以上。这对长途出行太友好了。我去年开某800V车型从上海到杭州,中途充电12分钟,满电出发,到目的地还剩20%——这种体验,用过就回不去了。
但有人会问:后驱版配这么大电池,成本怎么压? 我的看法是:用大电池换市场信任。现在消费者最怕什么?怕买纯电车跑半路没电。你直接给705km续航,相当于说:“别怕,我能陪你走很远。” 这种“安全感”比多一个电机、多20匹马力更打动人心。
安全与操控:大车也能“稳如老狗”?
大车好不好开?很多人担心。问界M8轴距超3米,整备质量估计接近2.8吨(参考同类车型),操控灵活性是个考验。但从增程版的用户反馈看,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调校得不错,过弯时侧倾控制在合理范围,不会让你觉得“这车要翻了”。
一位开过M8增程版的网约车司机老张说:“满载四个大人,高速变道也不飘,刹车点头也不严重。” 这说明底盘调校偏舒适但不失控。纯电版电池更重,但重心更低——电池平铺底盘,天然降低重心,理论上过弯更稳。
安全方面,宁德时代电池的热管理技术成熟,加上问界一贯强调的“全维安全架构”,预计会标配L2级辅助驾驶:包括AEB自动刹车、车道保持、盲区监测等。我试过类似系统,在高架上堵车时特别省心——车辆能自动跟车、启停,比一直踩刹车轻松多了。
竞品对比:谁才是“六座纯电SUV”头把交椅?
我们拉两个对手来比比:
理想L9:增程式,纯电续航215km(CLTC),适合“有家充、少长途”的用户。但纯电续航短,不适合依赖公共充电的群体。M8纯电版705km续航,直接碾压。
蔚来ES8:纯电,100度电版CLTC续航579km(75度电版更短),用的是换电模式。优势是补能快,但换电站覆盖不如超充桩广。M8续航多126km,且800V超充更普及。
小鹏X9:纯电MPV,主打智能驾驶。但空间布局偏MPV,第三排更实用,但驾驶感不如SUV。M8胜在“SUV通过性+大空间”兼顾。
所以你看,M8纯电版的定位很清晰:给那些想要长续航、大空间、高智能化,又不想被增程“油味”束缚的家庭用户。
用户真实反馈:有人等它,有人还在犹豫
我采访了三位潜在买家:
陈先生,35岁,科技公司员工:“我就等M8纯电版,L9的增程我不喜欢,充电比加油贵也认了,图个安静。”
赵女士,42岁,两个孩子妈妈:“第三排能坐人最重要,续航700km,周末去郊外露营不用算电。”
但也有质疑声:一位BBA车主老刘说:“这么大车,城里停车难,纯电万一出城充电排队,还是油车踏实。”
这提醒我们:纯电适合有家充、活动半径明确的用户。如果你常年跑长途、充电不便,增程或混动可能更稳妥。
未来展望:纯电大SUV,是趋势还是“伪需求”?
有人问:这么大一台纯电SUV,真的有必要吗?我的看法是:需求是分层的。不是所有人都要“小而美”,家庭用户需要“大而全”。随着电池技术进步、充电网络完善,700km+续航的纯电大SUV,正从“小众选择”变成“主流选项”。
而且,全系标配大电池,可能是行业新风向——与其玩配置套路,不如把核心体验做到位。消费者越来越聪明,虚的吹不动了。
总结:问界M8纯电版,是“实在派”的胜利
它没有颠覆设计,但把续航、平台、电池这些“硬通货”给足了。705km续航+800V+大空间+鸿蒙智能,这套组合拳打得很准。它不炫技,但解决痛点。
你会为这样的“实在”买单吗?
如果你家里有充电桩,经常全家出行,又不想被续航绑架——那M8纯电版,值得放进备选清单。
但记住:没有完美的车,只有适合你的车。别被参数迷了眼,亲自去试驾,感受底盘、听噪音、试语音,才是王道。
问答环节:
有车友问:“100度电,冬天续航打折严重吗?”
我答:所有电动车冬天都会衰减,一般打7折左右。但M8电池大,705km打完折还有500km,应对多数场景够用。建议冬季开启“均衡”驾驶模式,提前预热电池,能有效保电。
还有人问:“800V车,普通充电桩能用吗?”
当然能!800V是“最高支持”,就像你手机支持快充,插5V充电器也能用,只是慢点。M8在普通桩上充电没问题,只是无法发挥最大速度。
大家还有什么想问的?评论区见,我尽量回。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