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汽车作为比亚迪与奔驰合资打造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其生产布局始终是行业关注的焦点。结合公开信息与企业动态,腾势品牌的制造体系主要依托比亚迪的成熟产能,同时也在规划专属生产基地,形成“双轨并行”的制造格局。
一、现有生产布局:比亚迪核心基地协同制造
目前腾势在售车型主要由比亚迪长沙基地与深圳宝龙工厂承担生产任务。长沙基地作为比亚迪中部战略枢纽,自2022年起投产腾势D9等高端车型,该基地拥有高度自动化焊装线和国际标准的检测设备,年产能可达30万辆。值得注意的是,长沙工厂采用柔性生产线设计,可实现纯电与混动车型的共线生产,这为腾势多动力平台车型的快速上量提供了保障。
深圳宝龙工厂则承担着技术验证与高端定制的职能,这里设有专门的豪华车生产车间,配备全自动激光焊接工艺和定制化喷涂线。工厂毗邻比亚迪总部研发中心,便于实现“研发-试制-量产”的高效衔接。2024年上市的腾势N7即在此完成首批量产,其空气悬架等高端配置的装配精度达到±0.05mm行业领先水平。
二、在建专属基地:济南超级工厂的战略意义
2024年初开工建设的济南新能源乘用车项目,被视为腾势品牌首个专属生产基地。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规划占地4000亩,一期工程预计2025年底投产。从公开的环评文件可见,工厂将专设豪华车生产中心,配备8000吨级一体化压铸机,可实现整车白车身一次成型。值得关注的是,该基地将首次应用比亚迪最新发布的“璇玑”智能化架构,实现生产数据与云端研发平台的实时交互。
济南市工信局披露的信息显示,该基地未来将承担腾势全新轿车系列的生产任务,规划年产能40万辆。其选址充分考虑供应链优势:半径50公里内聚集着德国博世电驱系统、宁德时代电池包等核心供应商,物流成本可比行业平均水平降低18%。
三、供应链体系的特色布局
腾势的制造网络呈现出“以点带面”的供应链特征。在电池供应方面,依托比亚迪弗迪电池的西安、重庆基地,实现刀片电池的专属配给;电驱系统则来自长沙IGBT芯片产业园,其碳化硅模块能使电机效率提升至97.5%。这种垂直整合模式使得关键零部件库存周期控制在72小时以内。
针对高端配置的供应,腾势建立了特殊的国际合作通道。例如车载音响系统采用德国戴姆勒技术中心的调音方案,通过中欧班列实现两周一次的零部件直供;智能驾驶芯片则与英伟达共建专属封装测试线,在深圳前海保税区完成最后组装。
四、质量管控体系的创新实践
腾势工厂执行比比亚迪标准更严格的“戴姆勒-比亚迪联合质量体系”(DBQS),在长沙基地的审计报告中可见,其车身焊点合格率达到99.98%,远超行业99.5%的平均水平。独特的“三阶检测法”包含:
1. 线上实时监测:每个工位配备3D视觉检测系统
2. 工序间抽检:采用大数据预警模型进行过程控制
3. 终检全数检验:包含198项动态测试项目
2024年J.D. Power新车质量研究显示,腾势产品PP100(每百辆车问题数)仅为68,显著优于豪华车市场平均的98。
五、未来产能扩张的规划蓝图
根据比亚迪2024年度战略发布会信息,腾势品牌还将在长三角地区布局新的智能制造基地。拟建的合肥工厂将引入“黑灯生产”模式,规划建设全球首个新能源豪华车无人化生产车间。该基地设计产能50万辆,重点投产搭载固态电池技术的下一代车型。
与此同时,深圳大鹏新区正在建设腾势创新实验中心,包含极端环境测试场和用户共创工厂。这种“前店后厂”的模式允许客户直接参与车辆定制,订单数据可实时反馈至生产系统,实现C2M柔性制造。
通过这种多基地协同、智能化升级的制造布局,腾势正逐步构建起覆盖研发、生产、检测全流程的高端制造体系。随着济南等专属工厂的投产,品牌将获得更独立的产能支撑,为2025年冲击年销30万辆目标奠定硬件基础。这种兼具比亚迪规模优势和奔驰工艺标准的制造模式,或许正是其敢于对标传统豪华品牌的重要底气所在。
腾势工厂在哪里
0
全部评论 (0)